焦点访谈----关注儿童安全(六)儿小 药大 怎么办.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焦点访谈----关注儿童安全(六)儿小 药大 怎么办.doc

焦点访谈----关注儿童安全(六)儿小药大怎么办.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焦点访谈----关注儿童安全(六)儿小药大怎么办孩子生病了,要看病吃药。可是让孩子吃药,却成了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您看一下,剪刀、量杯、滴管,这些都用得上,操作起来还要有些技术含量。孩子吃个药,为什么成了如此复杂的工程呢?家长喂药靠手掰一杯水、一个盆、两个勺,还有一把剪刀,最近两天,每天三次,孙瑶都得用上这些工具。这可不是什么变戏法的魔术,战战兢兢动手,只为了把手中的这粒药片分成几份。孙瑶说,这药要一天三次,一次三分之一粒,但是药片特别小,三分之一基本没办法分。前段时间,天气转凉,温差变化大,孙瑶的儿子小土豆感冒有点严重转成了轻度支气管炎。孙瑶不敢大意,抱着儿子去医院看病后,拿回了一堆药,这个止咳药就是让她最头疼的。小小的一粒药片,直径不超过两厘米,一剪刀下去,药片就成了两半,即使是曾经做过儿科护士的孙瑶,碰上这样的难题也只能凭感觉来:“有的时候我们也就糊里糊涂,半片就半片吧,一天一片剂量,一天是准确的,就是每一顿不太准确。”分药只是第一步,估摸着终于剪出三分之一后,要让孩子吃下去,可比分药还要麻烦。为了让他好吞服一些,孙瑶就把药用水化开,想让儿子当水喝下去。可是这个方法却很费时,半天这药片也化不开。好不容易等到药化开了点,再哄得儿子开了口,孙瑶以为,这次的折腾终于能结束了,但结果还是让她白高兴一场:“喝进去三分之一,以为是药,一看全是水,药片粘在勺子上了。”最后,她只能连哄带骗,狠狠心,把药给孩子灌了下去。喂一次药,前前后后花了半小时,大人筋疲力尽,孩子也直喊苦。孙瑶说,希望专门能为儿童设计药,比如说像三分之一颗就做成一小颗或者粉剂,然后好化水,剂量也是一次一次的,方便一点,不然的话很痛苦,执行医嘱很困难。记者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药房看到,每次家长来拿药时,药剂师都会提醒家长给孩子服用的剂量,尤其是那些要分成几份的药。这些药片通常都很小,家长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很为难。因为药片不好分,有些粗心的家长,甚至还可能看错数字,给孩子增大服用量。还有一些药片根本没法分,比如一些缓释片或胶囊,本来就要靠外层药剂的脱落后到达指定位置发挥药效,如果简单地破坏它的外部结构,就会影响疗效。还有一些注射类的药品,打开后只能给孩子用一半,剩下的就只能浪费了。面对这些需要人工加工后才能当做儿童药用的成人药,让许多家长大吐苦水。医生开药凭估计儿童生病只能把成人药分开来用,是我国儿童用药的一个大问题,但是缺少儿童剂量只是其中之一,更让人不放心的是,成人药的成分是否对儿童有伤害,一般药品都缺乏具体的临床实验。在一些成人药的说明书上常常只写着儿童慎用或遵医嘱三个字,无奈之下,医生只能抄说明书使用。采访中,一位医生告诉记者,有一种激素使用非常普遍,如果不用这个药就无药可用,但是它没有儿童剂量。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有的时候需要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大部分都是医生靠经验用药。然而,孩子和大人的身体,除了重量的不同,身体发育、吸收和代谢状况都有不同,简单地按成人用药量的“缩小版”给孩子用药其实并不科学,孩子非常有可能对药物有不良反应,在没有医生观察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意外。儿童服用大人药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记录里,记者看到,不少被送进重症监护室的孩子患病原因都是药物中毒。主任医师李莺告诉我们,每年都会碰到四五起严重的药物中毒病例,在这当中,既有儿童自己误服药物中毒,也有家长给孩子喂服成人药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李莺说,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今年4月,当时一个6岁的小女孩,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孩子性命危在旦夕,但是医生向家长了解情况时,家长却还是一头雾水,根本说不清原因。医生给孩子抽血之后发现,在孩子血液里,有一种叫做喷托维林的化学物质含量特别高。这下医生基本能判定,孩子是药物中毒。李莺说,喷托维林可能是以前我们老的药咳必清,家长觉得这个药镇咳效果好,拿起来给孩子吃了。原本家长只是想给孩子止咳,却没想到,这种药物止咳效果好,正是因为其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对于发育还未完全的孩子来说,就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最终,小小的药片夺去了这个孩子的生命。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儿童医院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12.9%,新生儿高达24.4%,成年人则为6.9%。其中,一些儿童不良反应甚至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比如身高或智力发育落后或停滞。针对儿童用药成人化的现状,今年9月,“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目前,我国已有的3500多种药物品种中,儿科专用药品仅有60余种,不到2%。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6000多家药厂中,专业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只有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的企业也不过30余家。对于企业来讲,如果要开发一种新的儿童药,因为缺少受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