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猫巷****熙柔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docx

202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练习1?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用钢笔描红。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3、照样子填空。4、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5、熟记成语。6、读读背背。7、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8.学写毛笔字。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题1.审题。(1)指读题目。(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指导。(1)指名读这段话:(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3)要求学生仔细琢磨每个字的运笔。(4)教师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5)引导学生回忆描红的要求。3.练习。(1)学习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运笔。(2)教师作巡回指导。4.反应。(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2)指出缺乏,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3)要注意学生在写字时的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1)指名读题目要求。(2)学生说-说这-题应怎样练习(先画出错字,再写正确的字)。2.指导。(1)指名学生渎第-个句子。(2)要求学生从第-个句子中找出用错的词.并想出正确的字。(坐与座、只与枝)(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个句子。(虑与虚、专与钻、祥与洋、会与打、棵与颗、废与费)(4)引导学生边读边比拟同音字与形近字。3.练习。(1)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2)教师巡回指导。4.反应。(1)检查学生完成此题的情况。(2)表扬做得正确、招写工整的同学。5.课堂作业。组词。坐()只()虑()专()座()枝()虚()钻()祥()会()棵()废()洋()汇()颗()费()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1)学生认读题目。(2)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要求。2.指导。(1)出例如子:一(只)小鸟(2)用小黑板出示题H,分小组讨沦,引导学生看清量词后而的中心词语,再选择用适宜的量词,3.练习。(1)学生分组口头练习。(2)指名学生说。正确的答案是:一(支)粉笔mdash;(辆)卡个mdash;(首)好歌mdash;(个)故事一(面)旗帜一(部)电影一(顶)帽子mdash;(副)眼镜一(台)电脑(3)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4)写好此题的学生可以多读几遍。4.反应:全班齐读。5.课堂作业。填写适宜的量词。一()布一()衣服一()灯一()鞋一()围一()水一()牛一()高楼第二课时一、教学第四题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此题的训练要求-2.指导,(1]指名学生读此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样的次序来重新排列?(可按事情开展的顺序来重新排列。)(3)可分组讨论。3.练习。(1)让学生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2)填好之后,指名学生朗读,(3)全班齐读重新排列的句子:[正确的序号是:4132]4.反应。(1)检查此题的正确率。(2)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1)指名读题。(2)教师谈活帮助学生弄清此题的学习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读]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渎。(3)学生自由渎。(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人体说出成晤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讲解。(5)在理解成语意思的根底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浯的关系。(构成反义关系)3.练习。(1)学生大声自由练读。(2)同桌练习背诵。(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4.反应。(1)指名读。(2)集体练读。(3)集体齐背。(4)指名背。三、教学第六题1.审题。(1)指名读练习要求。(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2.指导。(1)让学生自由地练读,要求读通顺,读正确。(2)指名试读。(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渎和领读。(4)教帅讲解这首诗的大意: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个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一般小儿女那样。(5)指导学生朗渎,注意重音与停顿。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6)指名试读这首诗。3.练习。(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在充分朗读的根底上,让学生练习背诵。4.反应。(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2)指名背涌。第三课时一、教学第-七题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1.审题。(1)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