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三小”整脊手法的特点“三小”整脊手法的临床应用“三小”整脊手法的特点在“三小”整脊手法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遵循“整肌、整筋、整骨”的三兼治的治疗原则。三小整脊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椎骨段:从进入颈椎横突孔到出横突孔,称为第二段。颈椎椎体两侧的钩椎关节,位于椎动脉的前内方,该关节骨赘形成时,甚易压迫椎动脉,使其歪斜,扭曲,造成管腔狭窄,严者甚至可完全梗塞。据观察,第5颈椎的横突孔距离椎体较近。因此,该处发生钩椎关节增生更易压迫椎动脉。〖临床表现〗1)眩晕、耳鸣、耳聋。眩晕与颈椎活动有关为典型临床表现这是因为头向右转,右侧寰椎关节被肌肉固定,头颅和寰椎一块转动,使右侧椎动脉发生扭曲,致管腔变窄,甚至完全闭塞,此时左侧寰椎关节则向前下滑动,不发生椎动脉扭曲,血流通畅,通过魏力环代偿了右侧椎动脉功能,所以在左侧椎动脉正常情况下,向右侧转头不会发生缺血表现。如果左侧因颈椎病骨赘压迫出现了狭窄,不能起代偿作用,则向右侧转头即发生椎动脉缺血症状。2)头痛二者可同时存在,或头痛为主伴眩晕、或眩晕为主伴头痛。一般早期以头痛为主,晚期以眩晕为主。头痛病变侧为主,部位以枕部或顶枕部,可放射同侧颞部、面、耳、牙部。多为跳痛、胀痛。3)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4)视觉障碍轻者表现视雾、复视等。严重者可突然失明或弱视。5)倾倒发作和意识障碍椎动脉急性缺血特殊症状。〖诊断要点〗1)40岁以上,经常有颈部不适及头晕,慢性或突发性头晕、耳鸣、听力减退。眩晕多与颈部活动有关。2)脊诊示:颈椎侧弯,颈1-2、颈5-6椎旁压痛3)体证:旋颈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4)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侧弯、钩椎关节增生、寰枢椎两侧间隙不等宽,颈2棘突偏移。侧位片显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增生、项韧带钙化、椎体移位。双斜片显示:钩突骨赘大小及对椎间孔压迫。5)TID示:椎动脉供血不足或痉挛、血流速增快或减弱(增快为早期代偿性压迫,减弱为慢性失代偿性压迫)〖治疗〗急性期:理筋为主重点松解C1-2、C5-6椎旁压痛点及颈肩部肌肉慢性期:采用三小整脊手法整复错位之关节。手法注意事项:1.急性期及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患者不宜采用整脊手法。2.手法力求做到小而稳。三小整脊手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臂丛神经在上肢的分布图一、根痛型多为颈椎间盘型〔髓核后突出〕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表现为疼痛、运动无力、血管神经营养改变。颈4以上,主要表现为颈丛分布区(头、颈、项,背部)与颈型相类似。颈5-胸1主要表现为臂丛前后支分布区,即颈、肩、臂、手疼痛综合症。咳嗽、喷嚏、甚至深呼吸时均可诱发疼痛加重,可伴有麻木、酸胀、烧灼感,夜间尤甚(特点:睡眠时患肢向上,喜屈肘侧卧位)体证:(1)颈活动受限,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由于向健侧转颈时症状加剧,向患侧转颈不受限,或疼痛减轻,(屈肘凝肩头向患侧歪斜)(2)压痛点,颈椎旁及患侧的胸8以上均有压痛点。(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阳性。(4)肌张力改变A、发病初期,该肌肉神经根激惹表现肌张长增高甚至出现痉挛。B、发病晚期,该肌肉受到拟制时,出现肌张力下降,即肌肉发软,多发生在疾病的慢性期或中晚期。(5)有一定的植物神经紊乱表现,如怕冷,发凉、紫疳、肿胀、阿迪森试验阳性。二、麻木型发病年龄较高,多为慢性发作。没有明显的运动障碍和肌肉萎缩,一般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度的酸胀痛,突出表现是受累部位麻木。颈5-6肩臂和上胸臂麻木;颈7-胸1以前臂和手麻木为主。体证麻木型不如根痛型体症明显。1)受累神经根支配的区域呈节段性感觉障碍。2)臂丛神经根受累的椎旁或神经根按压时出现麻木或疼痛。3)颈神经根牵拉试验或仰头试验阳性。三、萎缩型突出表现为运动障碍,临床上表现疼痛或麻木,初期表现为患肢肌肉松驰无力,进而出现肌肉萎缩,以上肢远端大小鱼肌最多见,主要为颈椎椎体后缘压迫脊神经所致。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击顶试验阳性。5)X光显示:正位片显示:颈椎侧弯、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显示: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双斜片显示:椎间孔变形(如有骨赘形成应观察是来自椎体后外侧的钩椎关节,还是来自上关节突的增生或前突)〖神经根受压定位诊断〗3.颈5-6椎间隙受累疼痛或麻木沿上肢外侧和前臂桡侧放射到拇指和食指。受累肌肉较在上述颈4-5椎间隙病变更广泛,表现为肱二头肌、旋后肌、桡侧腕伸肌、旋前及掌指屈伸肌群,共30块肌肉无力或萎缩,其中以肱二肌受累最明显,并有肱二头肌腱反射障碍。但三角肌不受影响,可以此与颈5神经根病变相鉴别。颈5-6椎旁肌压痛。4.颈6-7椎间隙病变疼痛或麻木沿上述路线放射到食指和中指.受累肌肉的广泛性与颈6神经根病变相似,但以肱三头肌受累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