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本单元以“学校生活”为主题,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描写的一所边疆小学生活的特殊之处,体现了各名族小学生的团结友爱。【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身体、心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之中年级学习过程组织性、严谨性的提高,在教学中关注重点词句、课文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唤起注意,激励学生,维持学习兴趣。【设计理念】本设计充分利用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在师生的对话、活动、交流中进入真情交融的境界。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几种辅助性教学方法入手,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善良、宜动真情被感染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创设情景,采用思维导图识字、多种形式读,模拟情景等方法,让学生们在乐中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会表达,给学生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教学难点采用:“渗透法”“小组合作法”,启发、点播、鼓励、保护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意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写“晨、绒、球”等13个生字。3、收集好词好句,能想象到这些词语描述的画面,并联系自己的校园生活说说感受。【学习重难点】1、通过画、读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生字。2、理解课文的大致结构,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特殊之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点: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记生字。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一年级上学课本56个民族的图片,随机圈几个,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小朋友来自哪个民族?(学生自由回答)2、同学们,如果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是你们的同学,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看看文中的这所“小学”有什么特殊之处。【设计意图】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文。二、正字通句,生字学习1、想了解这所小学的独特之处,首先要读通课文。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老师听见有同学反映,说课文中有几个不认识的字。所以,要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解决生字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一下这几个生字。(出示要认的字和拼音)3、(出示要认的字去拼音)老师把拼音帽子去掉,同学们还能不能把它们读准确。(学生齐读)4、我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屏幕拼读一下本课的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词和拼音)请同学们小组开火车拼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站起来拼读生字的同学读对了,就请全班同学跟读,如果他读错了,我们一起帮他纠正。5、(出示生字词,去掉拼音)同学们刚刚读了一遍生字,老师现在考考大家,如果把这些生字的拼音都去掉,看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它们。请男生女生轮流读生字,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看来同学们记忆力都很不错。6、学生分小组上台汇报,展示生字思维导图。7、(出示“我认为字最难写J)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回答课件上的问题。8、(出示易错的生字:绒、球)老师认为,这两个字最难写,现在老师在田字格里写一遍,同学们举起你的右手书空。(板书“绒、球”)9、请同学们拿出田字格纸,把这两个字写一下,老师选2个同学写的字到讲台上投影,我们一起帮他找错。【设计意图】拼、读、练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三、走进课文,研读赏析(-)上学路上1、请同学们听听课文录音,想象你就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小学生,告诉老师,在上学路上,你看见了什么?(生答:各民族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而来)2、请女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请男生来回答,你看见了哪些民族的同学们。(生答)3、出示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学生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答)这是这所学校的一个独特之处,请你夸一夸这些同学们!4、这么多不同民族的学生齐聚一堂,他们上学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J)同学们,这个句子用了修辞,是排比,我们的好词好句本可以记录下这个句子。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改写一下。5、出示填空:学生们向在校园里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