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财经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doc

安徽财经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贸院10贸经一班陈磊2010250088对比安财与南财的形象塑造优劣势安徽财经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都属于财经类大学,也是华东对比度最强的两所财经类大学,我草草的在网上搜了下两所高校的对比,才发现网上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在这两所学校的对比方面都是一场骂战,都去贬低对方的学校以彰显其学校的光辉形象,无法做到公正的角度去看待各校的优弱势对比,所以,再次我自己用我自己的观点去分析下两所高校在形象塑造方面的优弱势。我现在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是一个本土的安徽人,但是我会尽量用公平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的。首先,我们看下两所高校的历史,各所大学都是从小发展,不断壮大自己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无论怎么发展,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是根深蒂固的。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5月经安徽省委批准创建,省委财贸部主管,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初名安徽财贸学院,当时校址设在合肥市南门外原银行学校旧址(现中国科技大学东校区西院),学校规模800人,学校占地面积1521亩,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1961年迁至蚌埠市交通路(现交通路校区)。11965年学校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接管,后更名为"安徽商学院"。文革期间,同全国其他财经院校一样,一度被迫改办中专(先后更名为“安徽省财经学校”和“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安徽财贸学院,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共同管理,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主。1983年学校本部迁至新区(现龙湖西校区)。1984年交通路校区经商业部批准改为"商业部安徽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安徽财贸学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7年"两院"分设。1992年9月"两院"正式合并组成新的安徽财贸学院。学校先后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校本部迁至龙湖东校区。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2000年,学校由原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而成。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南京经济学院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2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综上可见,南财的建校历史早于安财,但其发展起点却低于安财,发展历程也和安财无法相比,安财原址位于合肥,如果不是中科大入住安徽,安财的软实力会更上一层楼。当然,南京财经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建设,依托新的发展机制,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那再看下安徽财经大学与南京财经大学的现在发展情况。安徽财经大学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安徽财经大学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服务社会等方面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10年12月8日,安徽省教育厅批复安徽财经大学从2011年起整体全部专业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皖教秘高[2010]87号)。学校位于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市,现有三个校区构成(交通路校区、龙湖西校区、龙湖东校区),其中龙湖东校区、龙湖西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龙子湖两畔,学校占地总面积1521亩,建筑面积70.1万平方米,藏书近196万余册,电子图书52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有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语音室、体育馆、游泳馆、室外运动场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以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3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食堂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荣获“中国高校百佳食堂”称号。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目前,学校设有12个学院,2个教学部,中国合作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等21个校级研究机构,合肥研究院、皖北发展研究院等4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共有7个博士后岗位,44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截止到2010年,共有在校,2学生21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学校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A类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