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语文教案.doc

中学语文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木兰诗》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GB3①预习本课内容=2\*GB3②熟读课文=3\*GB3③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有关资料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3.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4.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德育目标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材分析课文运用了排比、对偶、互文、夸张等修辞手法,刻画出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富有传奇色彩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课文语言富有民歌特色、刚健明快。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志愿和理想。上课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花木兰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花木兰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二、范读课文。板书课题:木兰诗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1、明确:《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A认真听读,不出声。B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C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3、听完了一遍课文,同学们,你们有哪些话想要说呢?4、指名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弄懂意思,整体感受。1、导入:好,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好,那现在,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扫除字词障碍。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1)辨析字音机杼军帖可汗金柝鞍鞯戎机辔头云鬓溅溅燕山胡骑啾啾著我旧时裳(2)掌握下列多音字骑转强帖(3)通假字帖花黄看火伴(4)辨析字形柝、析、拆、折戎、戍、戌、戊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或更正。明确:(1)zhùtièkéhántuòjiānrónɡpèibìnjiānyānjìjiūzhuó(3)“帖”通“贴”“火”同“伙”(4)金柝、分析、拆开、折断戎马、戍守、戊戌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教师提示:(1)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同样是五字句,(1)组为“二一二”节拍,(2)组为“二三”节拍,(3)组为“二二一”节拍。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句不离词,词不离意”的原则。3.学生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四、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2.把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句,讲解诗意。如有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3.一、二、三小组为A组,四、五、六小组为B组,展开课堂文言知识竞赛,每道测试的单号题为A组必答题,双号题为B组必答题。底分均为100分,错一小题扣5分。分值纳入小组计分,最后决出优胜组。仲裁权、解释权归教师。测试题如下:(多媒体显示)(1)解释加粗的字。①问女何所忆②愿为市鞍马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④朔气传金柝⑤惟闻女叹息⑥赏赐百千强⑦著我旧时裳⑧旦辞爷娘去⑨出郭相扶将⑩当户理红妆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2)判断下列加粗词的古今含义有无变化。①军书十二卷②双兔傍地走③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