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章 声现象.doc

第二章声现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最慢,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2)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实验表明,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来。习题1、声音由物体的而发生,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2、人在岸边走动时,会惊动水下游着的鱼,这个过程中鱼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靠什么传播的()A、大地和空气B、水和空气C、大地和水D、大地、水和空气3、如图(包括对应的描述)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4、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2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__(选填“会”、“不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若把图2实验搬到月球上实验,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__(选填“会”、“不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啼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7、发声体在振动,但我们没有听到声音,其原因是()A、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B、声音为超声波C、声音为次声波D、以上都有可能8、据说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从而进行创作,这说明()A、人的牙齿也是听觉器官的一部分B、人的牙齿也可以发出声音C、人的牙齿也可以传递振动D、贝多芬有特异功能9.在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音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震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微小震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震动时间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0、在一根长钢管(装满水)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次声音11、老师在教室内上课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教室窗户开着,没有回声B、教室长度不足,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C、教室长度不足,不产生回声D、教室各堵墙的回声相互抵消了12、.邮政局的长途电话间大多是用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D、以上都不对13、一般来说,影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仅仅为了装饰D、以上都不对1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5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着一座高崖,他大喊一声,历时五秒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此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1)汽艇静泊在水面时,它离高崖多远?(2)若汽艇以10米/秒的速度正对着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多远?2.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水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为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s,求:(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2)铁传播声音的速度多大?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3、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4、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5、能引起人听觉的频率大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