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导手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导手册.doc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导手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地震灾后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指导手册(根据台湾大学921灾后心理复健小组制订的手册整理)在地震灾害的救灾任务陆续告一段落之际,漫长的灾后心理社会复健的工作更是重建家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位居教育岗位第一线的教师,在这次灾害中,或许是直接受害者,或许是间接受害者,但当你回到校园,面对过度惊吓的学生该如何处置,你又该如何提升自我的心理能力,以增进自身的辅导效能呢?在这份关于大地震灾后心理辅导的教师手册中,我们将向你说明灾民心理现象、心理辅导的原则、团体辅导及个别辅导的简单技巧、在该地震事件中对灾民可能造成的创伤经验甚至导致的心理困扰现象。我们特别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IncidentStressManagement,简称C.I.S.M.)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团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理进行重建。经验是我们的导师。经过大地震后,我们看到民间社会力量的多元流动与聚合。希望这本小册子可以发挥“自助助人”的功能,将地震伤害的冲击程度影响层面减缓到最低点。希望这本小册子对大家在重建家园的心理康复工作上有所帮助。目次一、灾后的身心反应二、在帮助别人之际,别忘了照顾您自己三、教学场景下的辅导原则四、心理创伤行为检测表一、灾后的身心反应在灾难发生之后,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作为一个帮助者,了解这些反应除了能适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避免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造成身心的不适而延长复原的时间。一、灾难后会经历到的情绪与身体症状遭遇大地震如此严重的灾难事件,人们历经了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我们均会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正常”反应,有些人会变为冷漠、麻木,对环境与他人少有反应;有些人则会产生许多的情绪反应;还有些人会出现不舒服的身体症状。这些情绪反应与身体症状包括:1、情绪反应害怕‧很担心地震会再发生‧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受到伤害‧害怕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无助感‧觉得人们是多么脆弱,不堪一击‧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感觉前途茫茫悲伤、罪恶感‧为亲人或其它人的死伤感到很难过、很悲痛‧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可以对我这么不公平‧救灾的动作怎么那么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重复回忆‧一直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希望‧期待重建家园,希望更好的生活将会到来2、身体症状‧疲倦‧发抖或抽筋‧失眠‧呼吸困难‧作恶梦‧喉咙及胸部感觉梗塞‧心神不宁‧恶心‧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注意力不集中‧子宫痉挛‧晕眩、头昏眼花‧月经失调‧心跳突然加快‧反胃、拉肚子二、疏解情绪与缓和身体症状的方法面对如此大的冲击,在灾变发生后,尽速的让我们回复日常的生活状态是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尝试接受现实的状况,抚平情绪的伤痛以及缓和身体上的不适。以下就是一些简便的方式让我们可以用来帮助自己。‧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三、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面临重大的灾难,压力使人们产生一些短期的症状。但有时因为创伤过于强烈,例如一个人经验或目击到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及严重的伤害,这些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更为强烈的反应,如极度的害怕、无助或恐惧感。这种持续的状态(尤其是超过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个月),被称为「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经历这些症状的当事人,极可能需要专业人员进一步的协助。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1.灾难的再次经验: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例如:‧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难有关。2.逃避反应: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例如:‧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