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新月****姐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对诗意理解准确的是A.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源B.文化专制未达到预期目的C.焚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D.焚书坑儒引发了农民起义13.读中国古代某朝代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该朝代应为A.战国B.西汉C.唐朝D.北宋14.《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o据此可知,兀行省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15.19世纪末,《时务报》发表了大批西方人看中国的文章(见下表),其主要目的是A.希望得到列强支持B.向国人介绍西学C.揭露列强瓜分阴谋D.为变法制造舆论16.下图是漫画家钱病鹤发表在1917年《民国日报》上的新闻漫画:《国人皆曰可杀》,该漫画抨击的是A.袁世凯称帝B。张勋复辟C.府院之争D.段祺瑞专权17.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此事说明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B.近代化会不可避免地激化社会矛盾C.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D.化解社会矛盾是近代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18.《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不同,中国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被西方接受,而非作为西方社会的荣誉会员’’o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该观点的有①建国初“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④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9.柏拉图说:“闲暇乃是智慧产生的主要条件,……而绝对的平等会使智慧边缘化,从而无法实现普遍正义”。下列对柏拉图言论的解读,准确的是A.闲暇是智慧之源B.对民主政治存在偏见C.民主理想与现实是矛盾的D.雅典民主政治是虚伪的20.美国学者余英时说:“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下列事件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加尔文的财富观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B.科学革命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生C.德文版《圣经>有利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D.胡格诺派最终在法国赢得了宗教宽容21.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安德鲁·萨哈罗夫在致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中,把苏联比喻为“一辆巨大的卡车’’,而驾驶员“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器,却用另一只脚踩刹车”o这里的“踩加速器’’是指A.利用科技革命成果B.巩固计划经济体制C.支持第三世界国家D.加快工业化步伐22.德沃夏克(1841-1904)是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用浓厚的色彩、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祖国的山川大地等自然景色。德沃夏克的音乐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民族乐派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36.(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竹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帝圃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一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分析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背后的时代变化。(10分)材料二我是这样一遍遍问自己下决心的:我是不是有私心在里头?我是不是为自己利益?我是不是问心无愧?我敢跟你说,我做那件事情(1936年兵谏蒋介石的西安事变)没有私人利益在里头,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一一摘自《张学良口述》(2)概括材料二中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相关因素。(10分)材料三1992年1月至2月,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很多人也都从中嗅出了巨大的机会。这期间大批主流社会精英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一一摘自余广珠《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下海潮》(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海潮”出现的有利条件。辩证分析“下海潮’’与传统价值观的相互关系。(10分)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19年,伍德罗·成尔逊、劳合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