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糖尿病护理及健康教育糖尿病定义:流行病学糖尿病的分型(Classification)相对特征:1、青少年起病2、起病急,症状典型,有自发酮症倾向3、对Ins敏感4、有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自身抗体(+)5、血清中胰岛素、C肽水平低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相对特征:1、多有肥胖或肥胖病前史2、多成年发病(40岁以后发病)3、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无酮症倾向4、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自身抗体(-)5、血浆Ins、C肽水平可正常或升高,6、对Ins不敏感遗传易感性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临床糖尿病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均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目前认为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均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目前认为均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标志。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IGT或DM均为DM,已有糖尿病的女病人以后妊娠不包括在内。这些妇女在产后5--10年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一)1型糖尿病:与某些HLA有关,有家族遗传史;当病毒感染时可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以致胰岛素不足,发生1型糖尿病。(二)2型糖尿病1.有明显的家族史;2.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这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和特征。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3.诱因: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饮食改变、感染、应激、多次妊娠和分娩都是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二)临床表现:1.早期:原有症状加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a.食欲下降、恶心、呕吐b.极度口渴、尿量显著增加,常伴有头痛、嗜睡、烦躁c.呼吸深快(Kussmaul呼吸),有烂苹果味道2.后期:a.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b.脉搏细速、血压下降3.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致昏迷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2.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GFR下降,患者逐渐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甚至衰竭。3.神经病变: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并可较早出现临床表现:瞳孔改变排汗异常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胃肠功能失调泌尿系统变化性功能改变4.眼部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此外,DM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糖尿病足:感染:a.疖、痈b.皮肤真菌感染c.肺结核d.尿路感染八、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线索,但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受肾糖阈的影响;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于判断病情和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PG)正常范围为3.9~6.0mmol/L≥7.0mmol/L为糖尿病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条件:(1)试验前3天碳水化合物摄入每天不少于150g;(2)禁食10~16小时;(3)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H2O;(4)3-5分钟内饮完取血点:60′120′诊断标准:2hPG≥11.1mmol/L考虑诊断糖尿病2hPG<7.8mmol/L正常九、诊断十、糖尿病的治疗五大方面:(1)糖尿病教育(2)饮食治疗(3)运动疗法(4)药物治疗(5)血糖监测目的:(1)使肥胖的病人体重↓,消瘦的病人体重(2)使血糖长期达到或近于正常(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4)使病人的生活达到或近于正常社会生活。运动疗法运动的益处:1.增加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2.改善血脂代谢紊乱;3.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轻、中度高血压;4.增加了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减重;5.增强体力,增强病人良好的生活意识。不适当的运动可造成的损害:1.空腹运动、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或重度运动可诱发低血糖;2.血糖控制差者,运动后血糖、酮体迅速增加;长时间无氧运动,血中乳酸↑;3.剧烈运动增加了原已存在的并发症的危险,如猝死鉴于运动的双重性,一般下述情况不宜运动:血糖控制差(FPG≥16.7mol/L);酮症倾向者;合并眼、肾并发症或明显的躯体疾病,如心梗、脑溢血史者。DM药物治疗(2)双胍类作用机制:①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②抑制糖异生及糖原分解,可降低糖尿病时的高肝糖生成率③抑制餐后葡萄糖的吸收代表药: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双胍(降糖灵)α葡萄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