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价值.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价值.doc

浅议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价值.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浅议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价值双桥区工商局桥东分局刘晓兰行政指导制度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行政行为,不仅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工商系统内也有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行政指导制度,对规范提高现有工商系统的服务职能、提升工商部门服务发展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工商行政指导的内涵工商行政指导,结合行政指导内涵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能,可以对其作如下理解:工商行政指导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施的一种积极的行政行为,不具有法律强制力的柔性行政行为,接受与否凭行政相对人自主抉择,由一系列具体指导行为组成的一种新型行政管理方式(行为)的总称。具体形式包括行政告示、行政警示、行政建议、行政调解、行政奖励等,手段具有多样性,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二、工商行政指导的依据虽然工商行政指导大多数是基于法律精神、原则或政策作出的,但一部分是有具体的法律依据的。而且近年来工商部门行政指导也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一)在立法方面,虽未正式使用“行政指导”这一提法,但有关工商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定也为数不少。21、在宪法层次上,我国现行《宪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国家鼓励、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2、在法律层次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创业人员提供工商、财税、劳动用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3、行政法规中有关工商行政指导的规范则具体一些,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第五十条和第五十一条之规定。4、在部门规章层次上,有关工商行政指导的规定则较为庞杂了,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完整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产业的范围,《工商行政管理暂行规定》指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任务是:参与市场体系的规划培育。实施对广告业的宏观指导。监督个体私营经济,指导其健康发展。总体来说,虽然有关工商行政指导的法律规定绝对数量还不是很多,整个法律规范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正是这些规定为工商行政指导提供了法律依据。(二)实践方面,近几年来有些省市工商机关已越来越多地使用行政指导方式。主要体现在:1、在监管实践中使用的告诫、警示、建议等方式;2、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33、实行企业年检制度、评选“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4、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等等。虽然这些行政指导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为我们更好地实施行政指导提供了实践依据。三、工商行政指导的适用领域工商行政指导的适用领域是指工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或自身职能,实施行政指导的范畴和界限。根据已有的工商行政指导实践,至少在以下领域可广泛适用行政指导方式:1、新的业态经营领域。在当代社会,新的业态经营领域不断出现:如: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物流、基金、彩票等。但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相比,具有滞后性,不可能及时跟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步伐,对所有新兴的业态和经营领域作出面面俱到的规定。行政指导因其具有灵活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最适合工商机关用来介入对这些新兴行业的监管。比如目前有不少工商机关通过备案的形式,将网络经营者纳入监管范围。2、没有罚则规定的违法违章行为。如前所述,法律由于受立法者的认识水平,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难免会出现“法律漏洞”。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行政指导的方式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行为进行干预。3、市场主体需要工商机关提供的某些信息或服务。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及时准确的信息对于经营者来说至关重要,但市4场主体因某些客观原因,无法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此时工商机关可依据其职能为社会提供相信息。如很多工商网站已成为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此外,经营者由于对市场规则、合理的行为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也要求工商机关以积极的行政方式为其提供指导或帮助。4、社会关系方面需要工商机关介入的领域。现代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有时当事人单凭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需要行政权利介入进行协调或斡旋,以创造公平竞争与和谐市场经济环境。如目前工商机关对合同纠纷的调解、对消费纠纷的调解、对不同行业间利益冲突的协调即属这种情况。5、轻微违法违章行为的事前禁止和事后补救。经营者由于对法律法规不甚了解或并非故意,偶有轻微违章行为,或有违法违章倾向,便可采用警示的方式,对其进行事先告诫,教育违章者,促使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