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并快乐着——胶州四中支教感想.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累并快乐着——胶州四中支教感想.doc

累并快乐着——胶州四中支教感想.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累并快乐着——胶州四中支教感想作者:胶州一中·姜琳时间:2012-3-2011:14:20点击:315荐【字号:大中小】累并快乐着——胶州四中支教感想(一)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2011年8月27日接到到胶州四中支教的通知时,内心不由得感到忐忑不安,因为毕业从教十六年来自己从没离开过胶州一中-----我的高中母校。但是这种不安随着我到四中的报到很快就被四中人的热情给驱赶的无影无踪了。报到伊始,校领导便给我们安排了午休宿舍,英语组的李昕老师忙着跑前跑后的帮我办理食堂的饭卡,领床垫子,还把宿舍里自己住的唯一的一个下铺让给了我……秋日的阳光照在被子上,暖暖的,而我内心深处也如同这照在被子上的阳光一样,暖暖的…….四中人的热情,周到,朴实赶走了我内心的忐忑,使我迅速的融入了这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本学年我的支教任务是高一三四班,周课时八节课,外加三个早自习,周末值班两节课,和每周两节研究性学习。四中的生源是胶州市四所普通高中里最差的---其录取线比一中的录取线低了近二百分,四中的第一名还没有一中的最后一名分数高-----因此在上第一节课之前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起点降到最低,授课的语言力求最简洁明了,尽管如此,我在第一节课上还是被这拨可爱的徒弟们给“雷”倒了。------随着上课铃音乐的响起,我和在一中上课时一样很自信地用英语喊出了”Classbegins”(上课),出乎意料的是学生没有反应,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这时班长反应了过来很大声的用汉语喊了”起立!”-------那一瞬间学生和我都大声的笑了起来。于是我就带领他们就上课、下课这两个小环节进行了专门的演练,在排练了四遍后,终于能配合起来了。这样的经历如果不到四中来,如果不是亲身体验,我是永远不会相信的!通过第一堂课的正面”交锋”,我进一步的了解了学生的基础,再一次调整了自己授课的起点和授课速度,确定了适合四中学生特点的授课模式:1、初高中衔接在前,新授课在后,在对初三课本的复习过程中,将与高中知识点有关系的知识点做进一步的梳理和拓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初高中知识点的过渡语衔接。2、针对复习过的知识点编写相对应的自测小学案(32开大小),引导学生早自习背诵三十分钟后利用这张小学案进行自我检测。3、鼓励学生写”轮流日记”,并把学生日记中出现的优美句子在每节课前抄到黑板上,让全班同学欣赏,对于特好的句子还会在两个班之间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的欲望和兴趣。4、充分利用周周清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周末复习,小结。然而,就是面对着这样的一拨学生,四中的老师们也毫无怨言。这学期,在老师紧缺的情况下,数学,英语这些大学科中有的老师要一个人教三个班级,而在其他的小学科中也有一个老师教四五个班级的,这大大的加大了老师们的工作量,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集体备课时的群力群策,批改作业时的一丝不苟,相互之间听课之后那种推心置腹的交流,都让我感受到四中老师们对待工作的热心,耐心,和恒心以及他们的乐观与豁达!时间飞逝,转眼间到四中支教已经将近一个月了,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感谢生活给了我这次经历,感谢第四中学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这一个月的支教给我的感受和体验是:累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四中支教感想(二)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天气晴朗,上午第二节我在高一、3班举行了一节“班中班”教学模式的校内公开课,孩子们积极,活跃的课堂表现给了听课的老师们一个惊喜!课后评课时,老师们都说我把四中的学生“忽悠”的像一中的学生似的。其实,不是我能“忽悠”,而是这拨孩子在心里上接受了我这个老师,认可了我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回想这一个半月的教学情况还真是“曲折”.刚开始的第一个月里,几乎每一节课都要为是否用英语组织课堂而纠结。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冒出一句”老师,拜托您用汉语讲好吗?我英语中考才考二十多分!”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面带微笑地回答:“That’simpossible,becausewe’reinEnglishclassnotinChineseclass.”(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在上英语课,而不是在上语文课)。考虑到这些孩子们的基础,我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时,尽量地选择一些简单的,学生们所熟悉的单词,并适当地放慢语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反应,当学生领会了老师的话并做出正确回答时,我就大声地夸他们‘‘You’reclever!’’(你很聪明)“You’regreat”(你很棒),当学生在班上能用几个小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会伸出大拇指夸他们,“You’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