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学案(水平测)《历史》必修1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一学案(水平测)《历史》必修1学案.doc

必修一学案(水平测)《历史》必修1学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历史》必修1学案高二班姓名学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2.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现代贵族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二、宗法制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2.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原则运作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4.现今体现:社会上存在认祖归宗、重男轻女等现象,祠堂、宗庙的兴建等。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朝代发展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监察制度秦建立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并在中央设中央官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巩固汉承秦制,后逐步形成中外朝制汉初郡、国制并行;后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全国设监察区官员为州唐完善设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唐朝时在尚书下设六部:工、刑、兵、礼、户、吏边境设军镇长官节度使后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全国设道,作为监察区;宋强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派文臣做地方官,把“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2元化综合汉蒙政治制度,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设行省;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并设宣慰司:对边远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明加强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清顶峰增设军机处。(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中央: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地方:削弱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何积极影响?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诜饨ň梦幕?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一、鸦片战争和虎门销烟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要开拓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三元里抗英——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反侵略斗争;3、鸦片战争结果: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1)割让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2)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赔款恶例(3)五口通商—沿海门户大开、商贸自主权丧失(4)协定关税—丧失关税自主权4、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②革命任务变化: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③革命性质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鸦片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经过第一阶段:英法联军1858年进迫天津;清先后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三、甲午中日战争①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②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允许投资设厂,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开始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四、八国联军侵华1、结果:1901年清朝求和,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除大沽至山海关沿线铁路;严惩反帝运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五、30年代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日战争1、日本的侵华步伐卢沟桥事变(1937年)是日本全面侵华及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