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向学龄前流动儿童的民间教育道路探索——四环游戏小组和非正规学前教育组织发展谏言北京师范大学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心这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生命的灵动与色彩,你能体会人生的意义与关怀:他们自由而缺乏规则,皮实而容易受伤,自理而卫生习惯欠佳,真挚而不擅表达,伙伴多而不善交往……他们就是流动儿童,同时受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双重影响的他们和城里的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放养”的育儿方式、相对隔绝的生活圈子、无规律的生活作息、贫乏的家庭、社区文化氛围,导致很多学龄前流动儿童教育缺失。同在蓝天下的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并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市场停放三轮车的空地是他们嬉戏的场所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瘦小的身子推着三轮车市场上独自玩耍、被忽视的孩子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渐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流入城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是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新华网.http://www.eol.cn/ruo_shi_qun_ti_2077/20060323/20060323_100009.html。流动儿童数随年龄增大呈现金字塔状,即学龄前儿童大多跟在父母身边。转型时期出现的这一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对于幼教的需求亟需关注。北京市政协近期的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万人,占三分之一强。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余人,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其中66.9%在公办中小学就读HYPERLINK"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7/17/content_126913.htm?div=-1"\t"_blank"新京报: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预计达2500万HYPERLINK"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2010年07月17日02:56。尽管学前阶段的流动儿童至今没有准确数字,但是从人口家庭化迁徙上升趋向、及近3年北京市新生儿中非户籍人口占51%的情况等推测,流动的学龄前儿童数量已经多过户籍儿童数,有50万之多。这样大的人群的托幼服务需求怎样,他们的学龄前子女的教育呈现怎样的状况?城市的发展,必须正视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城乡交界处大量民间自办园兴起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背景,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入托的现实需求,催生了民间兴办的以农民工子女为收托对象的民间自办园。目前,北京市收费低、没有正式注册、形式多样的民间自办园已经达到1298所,数量超过全市注册的1266所幼儿园,政协委员调查:北京“山寨幼儿园”数量超过正规园.http://news.wuhan.net.cn.新华网,2009-07-29.占据了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些民间自办园以低成本运营,为流动儿童家长提供灵活、便利的托幼服务,对于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交界处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四环游戏小组的民间公益道路探索在上述社会背景下,面向学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的新型民间公益组织——四环游戏小组应运而生。该组织是一个倡导“以家长为主体”的育儿互助组织,由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于2004年4月7日发起创办,至今已将近八年。四环游戏小组地处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润得立综合市场,面向市场内的流动摊商及其子女。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适宜途径,唤起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意识,对其赋权增能,激发参与者的主体意识,实现家长之间育儿互助,建设有影响力的农民工组织;同时,丰富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文娱生活,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推动公民社会建设。流动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天地。农民工家长分享互助,进行文化娱乐生活的场所。大学生志愿者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和行动研究的基地。八年来,直接受益儿童500余名,参与活动的孩子的卫生行为习惯有了较大改观,入学后社会性适应较好。参与活动的家长转变了育儿观念,增强了育儿自信,育儿互助行为增多。此外,组织开展的活动也辐射到社区周围的邻里,保守估计,总受益人群达2000多人。四环游戏小组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包括四环社区、什刹海街道、国务院、北京市和西城区各级妇儿工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部门和组织,并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南方周末、北京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05年6月,被西城区妇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