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广东省化学高考仿真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二氧化碳(CO2)C、乙醇(C2H5OH)D、葡萄糖(C6H12O6)答案:B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和氰化物等虽然含有碳元素,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被归类为无机物。二氧化碳(CO2)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不属于有机物。甲烷、乙醇和葡萄糖都是典型的有机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晶体中每个离子的周围均吸引着相同数目的异号离子B.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C.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都紧邻着6个Cl−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熔点低答案:B;C解析:A选项,离子晶体中,由于离子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每个离子都被异号离子所包围,但是并不一定每个离子的周围都吸引相同数目的异号离子。例如,在CsCl晶体中,每个Cs+离子周围紧邻8个Cl−离子,而每个Cl−离子周围紧邻8个Cs+离子,但题目中说的是“均吸引着相同数目的异号离子”,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选项,晶体是由粒子(如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固体。在晶体中,由于电中性的要求,如果晶体中存在阴离子,那么为了保持电中性,晶体中必须存在阳离子。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在NaCl晶体中,由于Na+和Cl−的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的比值相近,因此它们按照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排列。在这种排列方式中,每个Na+离子都被6个Cl−离子所包围,并且每个Cl−离子也被6个Na+离子所包围。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D选项,分子晶体的熔点通常较低,这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如范德华力、氢键等)较弱。但是,金属晶体的熔点并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例如,常温下汞是液态的,其熔点远低于冰(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的熔点。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3、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B.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C.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此摸起来容器外壁会感觉冷。D.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a+H2O→Na2O+H2。答案:B解析:钠与水反应实际上生成的是氢氧化钠(NaOH)和氢气(H2),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因此选项A和D错误。此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选项C也是不正确的。选项B描述了实验中的现象,即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它会浮在水面上;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钠四处游动,同时伴随着气体逸出的声音,故正确答案为B。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乙醇B.甲烷C.氢气D.乙酸答案:C解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和氰化物等。氢气(H2)是一种不含碳元素的气体,因此不属于有机物。乙醇(C2H5OH)、甲烷(CH4)和乙酸(CH3COOH)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它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它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它是一种金属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答案:A解析: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Cl),根据其电子排布可以得知它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ⅦA族。选项A正确。氯的最高正化合价是+7,这是可能的,但是选项B没有说明这一信息是否对应于常见的化学环境;氯是非金属元素,所以选项C错误;在标准条件下,氯是以气态存在的,因此选项D也是错误的。因此最准确的答案是A。6、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易溶于水。C、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溶于水。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确实可以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C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A、B、D选项的描述也都是正确的。因此,错误的描述是C选项。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副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且均为ds区元素。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选项(A)是正确的。对于主族元素来说,族序数确实反映了它们最外层的电子数目,这决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例如,第IA族元素(锂、钠等)有1个价电子,而第VIIA族元素(氟、氯等)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