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提纲.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提纲.docx

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提纲.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哲学视角下的复译研究提纲论文摘要:在我国,复译最早始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上世纪80年代,译界掀起了一股名著复译的浪潮,几乎在市面上热销的每一本世界文学名著都有少则几种、多则十几二十种的译(略)便发现,在众多的复译文本当中,有的确实优于原译,有的则与原译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但也有些是滥译、甚至是抄袭拼凑来的糟粕.这种喜忧参半的复译现象在向(略)发起挑战的同时,也引起了译界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到底为什么要复译?复译是否真的有必要?客观理性的回答是,复译必须要根据其合理与否来判定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我们不能矢口否认文本无限开放的特性而杜绝复译(略)万不可因此给滥译、抄袭留下可乘之机.那么,复译之路究竟应该何去何从?面对困惑,我们需要寻求科学理(略)助.基于译界专家前辈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在解构主义和主体间性的观照下针对为什么要复译?以及怎么样复译?的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部分成功的复译文本作为分析案例,为复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复译的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以此作为将西方哲学理论融入译学研究的一次粗浅尝试.通过分析(略)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时代、语言、文化、意识形...EnChine,laretraduction,marquéeparcelledus?tra,datedes(omitted)duSudetduNord.Danslesannées1980,unevaguederetraductionasurgi,presquetouslesouvrageslittéraires(omitted)sontététraduitsàmaintesreprisespardedifférentstraducteurs.Parmidenombreuxtextestraduit(omitted)eouvrage,certainsl’emportentsurlapremièretraductionouontleurspointsfortsincomparables.Maisilexistetoujoursquelquesretraductionsdemauvaisequalité.Cephénomèn(omitted)encourageantetlam...目录:摘要第4-5页RéSUMé第5-6页绪论第8-11页第1章复译现状概述第11-15页·复译的定义·名著复译在中国的现状第11-12页·翻译定本说的消解·复译研究的起点第12-15页第2章哲学方法的引入第15-22页第1节翻译研究的哲学诉求第15-16页第2节从结构到解构第3节译学研究的解构主义视角第16-18页第4节从单一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第18-19页第5节译学研究的主体间性视角第19-22页第3章复译的理论依据第22-27页第1节解构主义的文本观第22-23页第2节忠实标准的解构第23-25页第3节复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25-27页第4章复译的实践原则第27-33页第1节主体间性的出场第27-28页第2节围绕文本展开的主体间对话第28-29页第3节主体间性方法论在复译中的应用第29-33页·译者与作者的主体间性关系第29-30页·主体间性中译者与文本的关系·两种语言的对话及其主体间性第30-31页·原文、(原)译文、复译文本的间性关系·译者和受众群体的间性对话第31-32页·译者和译者的间性对话第32-33页第5章案例分析第33-38页结论第38-40页参考文献第40-42页后记第42-43页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译文目录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毕业论文应届生求职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查阅参考论文提纲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查阅更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