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化学高一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docx
上传人:12****sf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绍兴市化学高一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docx

浙江省绍兴市化学高一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化学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物质的物理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C、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具有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选项A描述的是化合物的定义,但是这里说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际上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选项B描述的是物理变化的定义,但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选项D描述的是分子的定义,但是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不是最小微粒,原子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选项C正确描述了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FeCl3溶液中,可制备FeOH3胶体B.常温下,铁片与浓硫酸、浓硝酸均不反应C.常温下,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D.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答案:C解析:A.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FeCl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而不是胶体,故A错误;B.常温下,铁片与浓硫酸、浓硝酸均发生钝化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但钝化属于化学反应,故B错误;C.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所以可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故C正确;D.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盐酸,但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再通入SO2,仍无沉淀产生,故D错误;故选:C。3、下列哪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但本身属于非电解质?A.氯化钠(NaCl)B.蔗糖(C12H22O11)C.二氧化碳(CO2)D.硫酸(H2SO4)【答案】C.二氧化碳(CO2)【解析】选项分析如下:A.氯化钠(NaCl)溶解于水时会电离成Na+和Cl-离子,因此其水溶液能导电,并且NaCl本身是强电解质。B.蔗糖(C12H22O11)溶解于水时不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其水溶液不能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C.二氧化碳(CO2)本身不会电离,但是当它溶于水后,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碳酸可微弱电离成H+和HCO3-离子,从而使其水溶液导电。然而,CO2本身并不电离,所以它被认为是非电解质。D.硫酸(H2SO4)在水中会完全电离成H+和SO4^2-离子,因此其水溶液能导电,并且硫酸是一种强电解质。因此,正确答案是C,二氧化碳(CO2),因为它在水中反应生成的物质能够导电,但二氧化碳本身是非电解质。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H2O(水)B、CO2(二氧化碳)C、C6H12O6(葡萄糖)D、NaCl(氯化钠)答案:C解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中,A、B、D均属于无机物质,而C项C6H12O6(葡萄糖)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因此正确答案为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过程C.石油裂解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D.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答案:A解析:A选项:石油是由多种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香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通过分馏,我们可以根据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出来。然而,即使是分馏后的产品,如汽油,也仍然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混合物,而非纯净物。但此选项的表述“汽油为纯净物”显然是错误的,但考虑到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而A选项的前半部分“石油是混合物”是正确的,且后半部分的错误不影响前半部分的正确性(尽管这种表述方式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准确的),我们可以认为A选项是题目中唯一“正确”的选项(注意:这里的“正确”是相对于其他选项而言的,实际上A选项的后半部分是错误的)。但按照常规理解,此题可能存在题目表述不清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按照题目的字面意思和选项的对比来选择,A选项是“最正确”的。B选项:煤的气化是指将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气体燃料(如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短链不饱和烃,这些烃类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如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而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主要是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来实现的。因此C选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