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培训课件.ppt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第一节概述脑卒中发生后任何时期(包括:中风先兆、中经络、中脏腑、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只要没有系统地接受正规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的前3天均必须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I。主穴之方I的醒神开窍、通调元神的作用比主穴之方II作用强,3天以后如果患者意识障碍尚未解除,主穴之方I应该继续应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但主动运动尚未出现,则主穴之方I和主穴之方II可以交替使用;如果意识障碍解除,主动运动出现,仅是力量不足或精细动作差,可以用主穴之方II代替主穴之方I。比较而言,主穴之方Ⅱ更多用于中风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及非器质性的心悸、疼痛、遗尿、阳萎及遗精等证。主方1——“大醒脑”操作: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斜刺,进针0.5~1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第二节醒脑开窍针法操作人中三阴交一、穴位组成:主穴:上星、百会、印堂、双侧内关、三阴交操作: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刺入,沿皮刺入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转速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其他主穴、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1。醒脑开窍针刺法辅穴委中尺泽我们认为脑卒中的关键性病理改变在于中风所致的“窍闭神匿”。内关、人中、上星、百会、极泉、尺泽、委中等穴可开窍醒神通络,补三阴交即可生髓醒脑,又可滋水熄风,补泻兼施,则收到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醒脑开窍针刺法穴位腧穴组成的精华在于主穴和辅穴的配伍。主穴之方I、方II,侧重于醒脑开窍;滋补肝肾,通过调元神、利脑窍、补肝肾、充脑髓,达到以神导气;以气通经的功效。辅穴则侧重于疏通经脉,调和气血,通过经络通畅、气血顺调,达到气行血和、神安窍利,以利于萎废功能的康复。所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主穴方I、方II和辅穴适用于脑卒中的各个阶段,也适合用于脑卒中的各种证型。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风池、完骨,均为胆经近脑的腧穴,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胆之经气升则十一经脉经气随之而升。风池、完骨既是近脑的腧穴,又可率十一经气血上升濡脑养髓,髓海充实则元神安使。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近脑的腧穴,太阳为阳中之最,阳气者柔则养筋;精则养神。天柱穴即为太阳膀胱经出入脑的部位,具有非常显著的健脑养神的作用。大量的临床实验证实:风池、完骨、天柱规范手法操作有非常显著地改善椎基底动脉血运的作用;对颅内血液动力学具有良好的调整功效。风池、完骨、天柱吞咽障碍风池、完骨、翳风手指握固或手指功能障碍合谷针向三间穴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上廉泉金津、玉液丘墟透向照海穴处方加减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癫痫:针大陵、鸠尾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太冲第三节“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二)卒中后遗症期长期应用针灸治疗第三节“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第四节“醒脑开窍”针法的现代文献研究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