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口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图1示意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回答1、2题。图11.图1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下列既属于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又进入“现代型”阶段的是A.尼日利亚B.德国C.韩国D.印度3.近年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大城市的人口不断向周边小城镇迁移的现象,不属于其成因的是A.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B.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渐趋完善C.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D.大城市经济发展极其缓慢4.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科技水平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总量C.衡量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的主要指标都是人口数量,所以说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D.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所以地球环境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也是定值5.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B.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环境因素C.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D.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6.关于不同地域文化对其人口发展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A.欧美都市文化——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老龄化B.青藏牧区文化——人口集中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深圳新移民城市文化——青年婚龄较早且子女数较多,人口流动量大D.四川传统农耕文化——2000年龙年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大量迁出《北京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提到: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9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6.3万人,增长2.5%;全市人口出生率为0.61%,死亡率0.54%,自然增长率0.0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万人,占总人口的12.6%。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要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为450万人左右。据此回答7—8题:7.关于北京市近年来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全国居较高水平B.北京市近年来人口机械增长大于人口自然增长C.北京还未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D.北京市2004年统计的1492.7万人包括所有的流动人口8.要实现北京市2020年人口总体规划目标的压力来自于A.地区经济差距和城乡差距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B.北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C.每年不断增加的国际国内旅游人群D.气候适宜,污染少,吸引大批退休人员9.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10.2006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5.34‰,死亡率为5.28‰。其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9394959697989900010203(年)自然增长率图9人口总数(万人)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0-1-2-3-41350133013101290127011.1949~1997年,我国耕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近60%,但年产粮食总量增长了3倍多,这说明环境承载力A.与消费水平无关B.可以无限提高C.与科技水平相D.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上海市1993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图2。图9是1993~2003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12.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高低”模式B.“三低”模式C.高增长模式D.增长下降模式14.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人口迁移D.经济发达15.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16.人口合理容量A.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B.与环境承载力相同C.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D.大于环境承载力17.近年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18.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被称为A.环境承载力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地球环境容量图5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