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宁海中学2012届高三历史学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一)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或火耕):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主要使用石刀、石斧和石犁等农具。(2)铁犁牛耕:①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②逐渐普及:汉代。③耕作方式的演变:西汉:耦犁(二牛三人,参见教材P5图片“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播种工具耧车东汉:一牛挽犁;隋唐:曲辕犁(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简便轻巧)。④地位及影响: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它的出现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走向了精耕细作。它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确立原因:①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②直接原因——各国的改革与变法。(2)确立过程:①春秋时期,产生私田。②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③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3)影响:土地私有制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在这种制度下,地主依靠特权大量兼并土地,农民只有很少土地甚至无地,受到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过着贫困的生活;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中国古代历朝的民众暴动,大多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包含着平均地权的内容。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含义: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作用: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③小农经济也是中国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④它在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农业起源看: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2)从耕作方式看:铁器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是古代农业的鲜明特点。(3)从生产关系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和无地。(4)从经营模式看:小农户个体经营,男耕女织的的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5)从土地制度看: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6)从历史地位看: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7)从深远影响看: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1宁海中学2012届高三历史学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二)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①发展历程:夏商周时,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②生产目的: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③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强制性劳动。④基本特点:规模——大作坊生产;工人——优秀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世代相袭,不得脱籍该业;原料来源——使用上等原料;产品——产品由政府指定生产和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地位及影响——制作工艺水平高,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工艺传承的封闭性容易导致技艺失传,技术革新与发展不能服务于社会等。(2)民间手工业:包括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①民营手工业: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受到鼓励;唐代以前主要是家庭小作坊;明清逐渐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生产目的——供民间消费,满足市场需求。经营方式——民间私人经营。地位及影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②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主,一般为农户的副业,所用原料都是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其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商品买卖。家庭手工业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①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出现人工养蚕和丝织技术。②商朝: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③西周: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是“国有六职”之一。④汉代:素纱禅衣、丝绸之路、被称为“丝国”。⑤唐代: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用工多。⑥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⑦元代:黄道婆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织造技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⑧明中后期:江南的一些地区的纺织业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