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1、统筹区域协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城镇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突出城镇发展的重点。2、统筹城乡协调。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原则,妥善处理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化水平,有序推进城镇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增长。3、统筹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综合考虑城镇规划建设的近期可操作性和长远规划控制,注意平衡好区域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配套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城镇发展的区域分析二、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分析区域人口构成与增长分析区域经济结构与发展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分配分析区域综合交通分析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综合分析区域资源保护和利用分析三、城镇发展的区域综合评价城镇发展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城镇现状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影响,综合评价区域内各城镇的发展条件,是规划各城镇发展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1、构建区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现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资源保护和利用、新农村建设等6个方面,并根据指标因子的重要性,确定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现状条件:主要包括现状城镇规模、经济结构、人口构成、环境容量。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相关指标体系。综合交通:主要指由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航空和航运组成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主要指区域范围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给排水、电力、电讯、煤气等重大市政设施,以及科教文卫体等重大服务设施。资源保护和利用:主要指区域范围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指地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和农民的生活。2、建立综合评价的工作方法坚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自下而上,充分考虑城镇内在发展要求,同时,也要注重自上而下,统筹区域的整体协调,实现城镇发展的有限目标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专家论证和公共参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鼓励公共参与,将科学评价和实施的可操作性有机结合,充分了解城镇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城镇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第三节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2、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概念3、城镇体系规划的目标和要求4、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城镇发展战略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体系组织结构规划职能结构、规模等级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网络结构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1、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工作方法3、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图件的编写与绘制三、城镇体系规划新的发展1、从注重城镇经济发展转向区域可持续发展2、从注重城市化地区转向城乡协调发展3、从注重自身技术转向与其他规划的衔接4、从注重规划编制转向规划实施案例一上海市域“1966”城镇体系规划1999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按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和居民新村四个层次建构市域城镇体系第四节城市地区规划一、城市地区规划的相关概念1、都市区的基本概念2、都市圈、城市群的基本概念3、城市地区规划的概念及类型二、都市区规划的发展及主要内容1、国外都市区规划的发展2、国内都市区战略规划的发展3、都市区规划的主要内容4、案例分析:大伦敦地区规划案例二大伦敦地区规划的发展三、都市圈(城市群)规划1、都市圈的空间界定与特征2、世界都市圈发展规划3、中国都市圈与城市群发展状况4、都市圈规划的主要内容5、案例分析:京津冀(大北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案例三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