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脂质 PPT.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8.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章 脂质 PPT.ppt

第2章脂质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章脂质第一节引言第二节脂肪酸第三节三酰甘油和蜡第四节脂质过氧化作用第五节磷脂第六节糖脂第七节脂蛋白第八节萜类和固醇类化合物第九节脂质的提取、分离与分析(一)熟悉脂质的概念和生物学作用;(二)掌握必需脂肪酸概念;(三)熟悉三酰甘油的组成和类型;(四)熟悉自由基、活性氧的概念;脂质过氧化作用对人体的损伤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五)熟悉甘油磷脂的结构、性质及常见的甘油磷脂(六)熟悉类固醇和固醇衍生物;(七)掌握脂蛋白的概念;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第一节引言脂类的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1.按化学组成分类(1)单纯脂质(simplelipid):脂肪酸与醇类形成的酯。包括:甘油三酯:3分子脂肪酸+1分子甘油蜡:长链脂肪酸和长链醇或固醇组成(2)复合脂质(compoundlipid):除含有脂肪酸和醇外,还含有其它非脂成分。A.磷脂:其非脂成分是磷酸和含氮碱(如胆碱、乙醇胺)磷脂根据醇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甘油磷脂和鞘氨醇磷脂(简称鞘磷酯)B.糖脂:非脂成分是糖(如单已糖,二已糖)。也可根据醇成分分为甘油糖脂(如半乳糖基二酰基甘油)和鞘糖脂(如脑苷脂)鞘氨醇磷脂与鞘糖脂合称为鞘脂类(3)衍生脂质(derivedlipid):由单纯脂质和复合脂质衍生而来的。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按其皂化性质分:1.储存脂质-最佳的能量储存方式主要是三酰甘油和蜡,生物中油脂是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脂质氧化程度低,产热高。单位重量的供能:1g油脂37kJ(9kcal)1g糖或蛋白17kJ胖人脂肪15~20Kg-供一个月的能量,而贮存的糖原不足一天的能量.储存体积:糖元或淀粉:水=1:2,脂则是纯的,体积小得多。动用先后:糖优先膜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均有极性头部(醇基、含氮碱和磷酸基)和非极性尾(脂肪酸和鞘氨醇的烃链)——两亲化合物脂双层有屏障作用,使膜两侧的亲水物质不能自由通过,这对维持细胞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是很重要的。3.活性脂质第二节脂肪酸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天然脂肪酸碳原子数多为偶数,多数在12-24碳,最常见的是16C和18C。2.大多数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于C9和C10之间(△9)。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通常一个位于△9,其余双键多位于△9和烃链的末端甲基之间,如△12,△15。3.多数为非共轭体系,少数为共轭体系4.双键多为顺式,少数为反式5.构象存在差异三、脂肪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四、脂肪酸盐与乳化作用常见的离子型去污剂:SDS,脱氧胆酸钠;常见的非离子型去污剂:tritonX-100,辛基葡糖苷。ω编码体系从脂酸的甲基碳原子起计算其双键碳原子顺序。如18碳亚油酸,ω-6ω编码体系只列出第一个双键位置。哺乳动物不饱和脂酸按ω编码体系:人体及哺乳动物,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两种脂肪酸对人体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由膳食提供,故而被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亚麻酸(-linolenicacid)类二十碳烷或称类二十烷酸是由20碳PUFA(至少含三个双键)衍生来的,因为它们都含20个碳原子。主要是􀂇它们主要是花生四烯酸(20:4ω-6)的衍生物。PG-前列腺素:具二十碳的不饱和脂酸,以前列腺酸为基本骨架具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PG根据五碳环上取代基和双键位置不同,分9型根据R1及R2两条侧链中双键数目的多少,PG又分为1、2、3类,在字母的右下角提示。天然前列腺素均为α-型,不存在β-型。TX-凝血噁烷也是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有前列腺酸样骨架,但五碳环为含氧的噁烷代替。LT-白三烯:不含前列腺酸骨架的二十碳多不饱和脂酸分子中有四个双键前列腺素存在广泛,种类较多,不同的前列腺素或同一前列腺素作用于不同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如升高体温,促进炎症,控制跨膜转运,调整突触传递,诱导睡眠,扩张血管等。凝血噁烷最早从血小板分离获得,能引起动脉收缩,诱发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拴形成。白三烯最早从白细胞分离获得,能促进趋化性,炎症和变态反应。阿司匹林消炎、镇痛、退热的原因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也抑制凝血烷合成,因而有抗凝血作用。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也称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的三酯(triester)动、植物油脂的化学本质是酰基甘油,其中主要是三酰甘油;此外,还有二酰甘油,单酰甘油。常温下,呈液态的酰基甘油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一、甘油取代物的构型三酰甘油的R1,R2,R3相同时,为简单三酰甘油,若R1,R2,R3不同则为混合三酰甘油。大多数天然油脂是简单三酰甘油和混合三酰甘油的混合物。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在自然界存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