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技节活动方案学校科技节活动方案为保证活动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写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科技节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科技节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学校科普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展,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展现景秀师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根据奉贤区青少年科艺指导中心的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定举办20XX奉贤区景秀高级中学科技节。二、科技节活动主题:成长与创新三、科技活动节组委会组长:蒋耀龙副组长:徐燕平组员:曾建平、高文阁、钱斌、沈健、余辉、各教研组长、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四、科技活动节总体要求举办科技节活动是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一项重要活动。全校师生要提高认识,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办好科技节。科技节活动负责人员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活动的报名、比赛等工作,保证科技节活动的顺利进行。各班班主任要积极策划、认真组织指导本班学生参与科技节的`各项活动。科技节活动各项目进行时,学生在集合、观看、解散的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预先做好安全教育、纪律教育、礼仪教育。五、活动时间:20XX年2月28日-20XX年3月27日六、具体内容和实施说明1、开幕式参加人员:全校师生时间:2月28日地点:学校操场2、各班上一节《成长与创新》主题班会课(各班主任负责)3、组织学生参加“希望杯”全国中学生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教研组、盛建斌负责)比赛安排、评奖形式由数学教研组具体安排4、组织学生参加“希望杯”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物理教研组、赵涕霞负责)比赛安排、评奖形式由物理教研组具体安排5、各班出一期《成长与创新》的黑板报(政教处余辉负责)6、全校每个学生在科技节期间阅读至少一本科普类读物(政教处曾建平负责)每班交两份主题为《成长与创新》的小报7、“小课题(发明)设计方案”、“科技作品征集”评选(科技辅导员钱斌负责)(1)凡是拥有对生活、学习和生产等方面有所创造、创新和改善的新设想、新设计的学生均可申报参赛并上交设计作品。(2)小课题(发明)设计为自选课题。8、组织高一学生观看4D电影《未来战争》(政教处曾建平负责)观看地点:东方绿舟国防科技园9、科学幻想画(美术组刘玲玲老师负责)⑴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种类、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他美术品与工艺品)。⑵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0CMX60CM的铅画纸上绘制,横竖放置均可。作品要求整洁,在右下角写上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年级。参赛作品可以转裱或装镜框。⑶参评作品限个人作品,由参赛者本人独立完成。⑷主题鲜明有创意(如未来交通、宇宙空间、发明创造等),构图饱满,黑白画或彩色画自定。科学幻想画每班最少上交2件作品,10、摄影比赛:(政教处徐燕平负责)摄影作品要取材广泛,视野广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当代中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可以是人文、交通、艺术、建筑、人物等各种主题。参赛作品要求:A:不能使用非本人作品,如非本人作品在展出期间,出现任何版权纠纷,由上交作品本人负责;B:照片上交尺寸一律为7寸;C:每班最少上交作品5张。11、学校举办“成长与创新”方面的科普征文比赛活动。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行列中来。(团委沈健负责)征文要求(1)内容新颖,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树立科学理念,有一定的科技创新性;(2)征文要求在1200字左右;(3)征文题材、体裁不限:(4)征文题目围绕主题自拟。12、科技活动节闭幕式(音乐组徐鸣负责、政教处协助)举办优秀作品展;文艺表演暨颁奖活动。七、评奖方法:优秀组织奖评分说明:(1)各比赛项目按团体计分的比赛,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2)按个人计分的比赛,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八、备注:1、比赛需要的物品一般都要求自备。2、所有的作品按规定的时间交给指定的老师,在这时间之前、之后都不收作品。逾期作弃权处理。3、所有的作品应由班主任老师经过挑选后按数量交到负责老师处并落实。4、各项目组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具体方案组织实施。5、各项目负责教师最后将所有活动材料和结果交政教处。科技节活动方案2一、活动主题科技、生活、创新、发展二、指导思想以“发展为先,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为主轴,在全校营造科技氛围,培养和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节能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