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1现代文大阅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21现代文大阅读.doc

考点21现代文大阅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121考点队列考点队列1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4、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理解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7、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1、辨别清楚文体特点现代文大阅读一般为散文,但有时也可以是小说,因此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弄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而小说则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22、、33大阅读中要求解释的词句,一般在用法或表达上会有些独特地方,因此在理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他们各自的特点。词句表达上的特点大致可以从修辞方法、构词特点、句式的选择等角度去考虑。假如某句话使用了比喻,那你解释理解句子的含义时,就要想法把他的本意找出来,而非单纯地从字面去理解。另外还要考虑到要解释的是特定的语境意,而非静止意。例如:例如:20062006年高考北京卷年高考北京卷第19题解释下面家电词语在本文的特点含义。(1)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我家有电无视久矣。答:将“电视”拆开,表现家里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2)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答: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按照以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语言特点:幽默风趣,富于书卷气。44解答这类题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一是结构,二是内容,三是表达效果。关于内容不同的文章就具体情况而定,表达效果要具体看它使用了什么样的词法蚓浞ǎ忻挥惺褂檬裁葱薮恰O旅嬷痪?句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做些归纳:句段在文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关键看它处于文中什么位置:在开头或比较靠前的地方,作用有(在开头或比较靠前的地方,作用有(11)开宗)开宗明义,总领全文。(全文都是围绕它进行展开)明义,总领全文。(全文都是围绕它进行展开)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达夫的《古都的秋》“古都的秋却来得特别的清、特别的静、特别的悲凉。”(2)引起下文,点题引出下文要描述的内容。如李光天的《山色》“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3)铺垫作用、对照作用。如2005年高考重庆卷《阳台上的遗憾》“第一段写到了南北建筑与文化,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44如莫泊桑的《项链》后文交代项链是假的,但前文对这一点早已打了伏笔:①借时,主人让随便挑,选中后主人慨然应允。②买赔偿的项链时,店主人说盒子与原项链不是原装。③归还时,主人也没在意。在中间时,一般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结尾时,一般是起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呼应上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完整。理解分析大阅读的表达技巧理解分析大阅读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2、表现手法: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衬托)、悬念、对比、托物言志、赋比兴、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用典、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抑扬等。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互文等。4、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5、结构方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总分、卒章显志、承上启下(过渡、衔接)、铺垫、伏笔。6、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多方面描述事物,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自由。理解分析大阅读应注意的问题理解分析大阅读应注意的问题1、把文章中的物象和意象区分开物象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它没有什么特定的意味和作用,而意象却具有某些特定的含义(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绵绵土》中的“绵绵土”“沙漠”第17题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