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国学经典教学设计(精选13篇)总结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能够让我们不断进步。总结的内容要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时间管理对于提高个人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分析成果。国学经典教学设计篇一1、对所教学课程内容的准确把握。2、让自己完全掌握教流程和内容。1、深入浅出的解释所教内容的意思。2、可适当加入一些知识性的内容。3、只做学员思考的引导,不可实行错误的思想诱导。1、协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培养对国学的热爱。2、让学生诵读教学内容,完成当日应完成的教学任务。3、协助学生树立符合国学传统观点的价值观。4、协助学生培养、形成尊师重教、礼待他人的行为规范。5、重视国学、弘扬传统积极文化。1、保持教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的兴奋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将当日教学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现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使易于理解和记忆。1、课前准备:总计时间35分钟以内。2、课堂教学:总计时间50分钟。3、课后总结:总计时间25分钟。大学。背诵相对应段落、列举身边类似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1、开课前将当天上课的.新内容打印出来,做好开课充分的物资准备。2、确保教室内桌椅的整齐,地面的清洁卫生。3、课程结束后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摆放好桌椅。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理解、分析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理解、分析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通读—通读所要教学内容(1—2遍),掌握课文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校对—准确核对并修正教学内容的词字,标注其不常见字,做到没有不理解的字,教学中没有障碍点,无死角。细读—细读教学内容并清楚其句义,逐字逐句解释、内化掌握。解义—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古代结合现代),最好使用现代例子来解释古代故事中的道理。撰写教案,撰写教案方案,教案方案流程细化、量化。1、导入课文——提问。2、进入课文——字词解释,文意解释。3、留时间给同学读书,不过找自愿来领读的学生开始读书。4、布置作业。5、结束课程。国学经典教学设计篇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体会其语言的节奏韵律美,并且能熟读成诵。2、学习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明白孝敬父母和友爱兄长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3、学生能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多媒体课件。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试着读读课文吧!多种方式朗读课文。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4、师生齐读拍手读。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