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性情与中医学之养生性情二字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字眼,最原始的理解就是:性:性格、禀性。情:思想、情感。合起来就是人的性格、习性与思想情感就变现为人的性情了。它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特征,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最基本部分,它与人的外在表现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人的整体。性情有丰富的内涵,没有任何两个人会是相同的,它决定着人的为人处世,影响着人的生存质量,所以人的性情是关乎人们养生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人如何保持健康而长寿呢,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那些心态平和,性情温和的人即便先天孱弱,也会慢慢强壮起来;与之相反,先天气血充足身体强壮的人如果性情偏执,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暗耗其精血,身体也会逐渐衰弱。这种现象在四五十岁之后尤为明显,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性情对人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大。物有本末,什么才是养生之本,养生之精髓?翻开医书,从《内经》到《千金方》,到后世的《类经》,《理虚元鉴》,《临证指南医案》等等,先贤都淳淳告诫我们后代子孙:养生之道,养身养性为上,养性以守神。《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嵇康的《养生论》云:“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性即自善,内外百病悉不生,祸乱财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可见,古人认为怡养性情方为养生之本。中医学解释生命现象,最关注的是神和气。从气的角度讲,情志对气机的影响是直接的,一怒而气上,血压增高;一恐则气下,二便失禁。在日常中生活中的不和睦家庭中出现的高血压,与高考、中招考试前的考生拉肚子便是属于这种情形。而“气为血之帅”久而久之,从气机的逆乱不畅会致血脉失和,轻则导致人体的功能性的问题的出现,重则会产生器质性病变。从神的角度讲,神为精化。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伤心。喜怒忧思悲恐惊中某一情的太过、太久必然使某一脏腑的气血偏盛或偏衰,久而久之,使人体五脏失和而生百病。可见情志对人体的影响之大,往往甚于药石。情志对人的伤害往往比饮食无味所伤更为严重。原因在于:一、情志的伤害作用于较深层次的神上,而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二、饮食偏嗜,人体上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如饮食过咸,人体本身就会不再愿意再沾咸味,这是人体的自我反馈调节的表现。但是,对于情志,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很弱了,即使机体自动做出了平衡调节,也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这是因为情志属于人的精神范畴,简单的机体的调节很难有有效的成果。依靠于人的精神之调节,人们又有太多的弱性。明知性情不好,伤人伤己,但很难超越,去改变它,反而有时会产生恶性循环,致使情志状况的再度恶化,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不良的情志会彻底改变人的体质,就完全谈不上养生了。如何去调节人的性情,如何使性情偏执的人超越战胜自我,变得性情温厚泰然,要从性情的来源讲起。与大多数事物一样,性情有两方面来源,一是先天的,如天生残疾或者先天封闭症的人,他们存在着性情上的先天缺失与不足。二是后天的,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它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一个人性情变化,也就直接影响了人的生命历程。例如《伤仲永》中所言,天生神童,却遭遇布衣之家庭观念,所以就最终“泯然众人”矣。医者和病人都是无法改变病人的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环境的,但病人可以通过自己修养的提高和参悟来提高自己的境界进而改变自己的性情。古人云:治境不如治心。这里的境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境,包括两个方面:先天禀赋可视为内环境,上下来后天的环境可视为外环境,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环境是很难改变,但自己的心可以主观改变,所以治心是调节性情的根本。如何治心呢,《内经·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那种境界才是心神得治的境界。声色犬马如毒虫可以噬心,巧技珍宝之类玩物必然丧志,减损诸欲,使心合自然之清虚,苍天之湛泊,大地之温静,则在己可治心养身延年,在外可齐家治国,可见减少人的欲望是中国传统养生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对人的自然属性角度的解释,认为人应当节欲无为,符合中医学之养生要义。人是欲望的结合体,因为欲望,人才会有生活的目标,才能不断地前进,中医学之养生倡导节欲,理应是在一种合理地程度内,即不仅仅是考虑人的自然属性,更要考虑人的社会属性,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况,要做到合理的欲望与养生之共存。除了合理地控制欲望,人若能修大道于己身,便也可“长生久视”;若修道于天下,则可治国平天下,所谓“内圣而外王”。即转移自己的重心,把精力投放在一些关乎于道德,关乎于人民大众的大道上面,为更多的普通人去谋福谋利谋便,让自己的存在可以让周围更好地存在,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这时人的欲望就不是一种简单自私的欲望,而是为了更多的人。奋斗为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