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2).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9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2).doc

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2).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课幽默的形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三、教学难点如何创作漫画。四、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2.搜集较易理解的漫画作品,并制成灯片或准备投影仪放大,3.搜集漫画家张乐平的漫画作品《三毛爱科学》、《三毛流浪记》。4.历届学生漫画作品。5.学具同教材要求。五、教学过程(一)欣赏:了解漫画的特点。1.出示漫画《三毛流浪记》和《三毛爱科学》。2.出示历届学生漫画作品。表现手法:夸张、比喻、拟人等。(板书)特点:在讽刺和幽默中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二)分析: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I.打开教材让学生自学。然后各自谈谈对漫画《妈妈和老师》、《如此值日》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漫画。2.结合前面的范例,教师讲解漫画的构思和立意,让学生理解漫画是怎样达到宣传正义、抨击丑恶的目的。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1课幽默的形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2.学习运用漫画的表现手段创作漫画。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分析、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三、新授课(1)思索:尝试漫画的创作。选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联想夸张人和事的特征,画一幅或一组漫画。1、教师举例提示,比如“皆大欢喜”、“学雷锋”等等。2.学生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漫画。3.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表扬优秀漫画创作。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永恒的动感教学目标: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1、欣赏《走向世界》、《崛起》、《永恒的运转》、《抛铁饼者》、《挑战》、《接力》、《中国女排》。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2、评一评。(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3、介绍《中国女排》的画面内容。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第二课永恒的动感教学目标: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生活,进而热爱生活。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1、欣赏《走向世界》、《崛起》、《永恒的运转》、《抛铁饼者》、《挑战》、《接力》、《中国女排》。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三、画一画画画你心中最美的动感画面,让美丽的动感定格。第2课:永恒的动感教学目的:通过对书中艺术作品的欣赏、评述,感受运动的静态美,感受运动的力量。教学重难点:在作品的静态中感受动态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提问:什么是运动?(体育运动,地球运动,思维运动等)2,无论是花谢花开,潮涨潮落,斗转星移,鸟飞鱼跃,还是人类的蹦跑跳走都可以称之为运动。同学们喜欢运动或喜欢看运动吗?3,小结:今天我们就以最常见的体育运动为例,欣赏运动的美感和动感。二、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1,体育场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人们渴望这蕴含着无穷的美,凝聚这永恒的活力。今天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雕塑的动感美吧!2,欣赏作品《走向世界》《崛起》《永恒的运转》《掷铁饼者》《挑战》《冲浪印象》《大力海神格力斯》《接力》《中国女排》。三、课堂小结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形象放在一个空间里,可以更好地表现运动的过程、节奏和韵律。第3课:快乐丰收忙(儿歌配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为儿歌、童话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2、使学生初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3、用单幅(连环画)形式给儿歌、童话配画或结合学校社区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