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推荐】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数学教案1数学游戏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教学内容:操场上p42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2、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1、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2、尝试解决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这一问题。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3、学习解决书中其它的几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巩固练习1、摆一摆,填一填。先根据题目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2、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看图,说一说都坐下的,还有()把椅子空着。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三、实践活动小调查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四、课外延伸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一)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二)通过题目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用具教具:电脑软件、投影片。学具:判断卡。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由学生自己解答(列式计算)针对第③题提问: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读题后,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题。(投影片)①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②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教师: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题目中给了吗?怎么办?②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尝试自己列式,然后讨论订正。板书:(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教师: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试列式,再讨论订正。)板书:(28+33+23)÷(10+11+9)=2.8(个)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教师: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2.出示例2:(投影片)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教师: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明确:例1和例2的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教师: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试做,然后说出自己的列式和思路,充分讨论,如果有不同意见互相交换,最后弄清怎样是对的。)板书:(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由学生完成。(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板书:(2.5×12+3×11+3.2×10)÷(12+11+10)。讨论:对比例2和例1有什么不同?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教师: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先说思路,再列式计算。)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A.(28+36)÷(3+2);B.(28×2+36×3)÷(3+2);C.(28+36)÷2。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A.(60+56)÷(5+3);B.(60+56)÷2;C.(60×5+5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