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邳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导学案制作:王金玉/NUMPAGES5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时安排使用日期课程标准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秦朝三公制度;2、知道郡县制建立的史实;3、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4、体会制度建设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郡县制的建立,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理解:历史概念: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4、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阅读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预习导学、整体感知课前预习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秦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2、皇帝制度:秦王自称“”,并确立了皇帝的地位。3、中央官制:秦建立“”制,三公为:4、地方制度:地方建立5、汉承秦制:西汉大体沿袭二、完成下列各题:1.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的最高机构是A.州B.行省C.郡D.县2.“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上述观点是A.焚书坑儒B.攻打匈奴C.反对分封制D.反对郡县制3.选举是近代民主制中官员产生的重要方式,而在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4.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下边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课中解疑一、秦的统一:1、过程:2、意义:二、秦的统治措施(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对地方的统治——全面推行郡县制:(1)郡县制的发展历史:·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郡县制的主要内容:(3)郡县制的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意义与评价:2、中央官僚体制的建立:(1)皇帝制度:·始皇帝的来历:·皇帝的称谓、命令和玉印·皇帝的权力·皇帝制度的特点和影响:(3)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名称与职权:A丞相:在中央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B御史大夫:负责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C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九卿:(4)秦朝中央官僚制度的特点及影响:A三权分立:三公各有其责,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有利于君主集权。B丞相位高权重。C君主作用“三公”的标准是“贤”和“能”,而不是“亲”或“贵”,这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D秦朝所开创的新官僚体制(宰辅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四、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五、活动探究步骤一:让我做回“始皇帝”假如你要再现秦始皇一生的政治事迹,你将选择哪些内容?统一全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步骤二:亲身感受“始皇帝”有一天,朝廷出现了以下的辩论场面:一派说:以前,秦地不过千里,依赖陛下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国泰民安。另一派说:“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实行郡县制,为“不师古”。“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他指出,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祸根,坚决主张推行郡县制。想一想,当时参加辩论的都是什么官员?当时作为“始皇帝”的你支持哪一派?为什么?设想一下,你的对立面会选择和理由反驳你?最终你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显示了什么特征?(1)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三公九卿)。(2)李斯的观点。同意李斯的观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