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氮及其化合物编辑人:崔传奇审核人:王洪艳许威魏光芹2009.10.21复习目标:(1)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氮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复习重点:氨的催化氧化及硝酸的性质复习难点:氮的氧化物[知识梳理]一、氮的固定1.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来解释这句农谚的含义。二、氮的氧化物1.NO和NO2的的性质及相互转化颜色和状态水溶性NONO2NO与NO2的相互转化2.分别写出NO、O2与水反应和NO2、O2与水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O、O2溶于水NO2、O2溶于水三、氨的性质;1.物理性质:2.氨的化学性质⑴与水反应(显碱性):⑵与酸反应:⑶与氧气反应(催化氧化):3.氨的实验室制法⑴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⑵画出实验室制氨气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和多余氨气的吸收装置⑶如何检验氨气已经收集满?四、铵盐:1.铵盐的组成和水溶性(1)组成:(2)水溶性:2.铵盐的化学性质⑴受热分解⑵与碱的反应五、硝酸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1.酸性:22.硝酸的特性①热不稳定性②强氧化性【重难点突破】一、氨的催化氧化[例1].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氢气(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人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离子。二、氮的化合物计算和铵盐[例2]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变式训练]1.将装有50mLNO2、NO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A.5∶3B.3∶5C.3∶2D.2∶3[例3]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试回答:3①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②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③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用字母编号填写)(a)CuO未全部还原为Cu(b)CuO受潮(c)CuO中混有Cu三、硝酸[例4]38.4mgCu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Cu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10-3molB.1.6×10-3molC.2.2×10-3molD.2.4×10-3mol[变式练习]1.(07四川卷)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mLB.45mLC.30mLD.15mL[例5]、(09北京卷27)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