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用心育人.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爱学生用心育人.doc

关爱学生用心育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爱学生用心育人铜仁市第二小学张霞新的一个教学环境开始了,对于我来说新的环境、新的学生代表着新的开始,刚到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到一个特殊班级,为什么特殊呢?就是这个班换的数学老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差,数学兴趣很淡薄。我上数学10多年了,对于已经读到四年级下学期的这样一个班级,想让数学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这可是件大事,也是考验我的时候。到底怎样去进行这个班的数学教学呢?看着七八十个孩子乞求的眼神,使人感觉压力很大。我知道一味的在课堂上讲课,一味的强调他们去听、去学、这可能起不到什么效果,到底用什么正确方式呢?我可是绞尽了脑子,花尽了心思,最后我认为,我不能忽视我的这个班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不能忽视孩子们数学差的规律。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数学底子不差,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好多坏的学习习惯,只要他们改掉这些坏习惯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最棒的好孩子。由于我刚来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所以管理起来非常棘手。我想我要尽快熟悉他们,让他们接纳我。凭着这股劲我中午几乎没有回过家,在办公室认真批改他们的作业,指出他们错在那里?该怎样改正?对有些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便随时进行德育方面的教导告诉他们要想学习好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告诉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还要求他们把各种基本的计算方法掌握好。养成每天做10道口算题的习惯,课外要多练习,多做,使之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要在计算中,逐步形成较敏锐的观察力,基本的口算、心算、简单的简便运算能力。告诉他们口算、心算的培养,光靠老师的讲解和引导是不够的。还的靠自己多练习。教学中我还要采用其他方法、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让他们把学习数学的信心树立起来比什么都重要。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虽然辛苦,但收获已不小。罗玲是个内向的女孩子,上课时发言不主动,看到老师时有些胆怯。这天,我上数学课,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125×88同学们都抢着回答:把125分成100加25,有的说把88分成80加8……这时我看见罗玲的小手举得很低,眼睛不敢正视我,我觉得这时她正需要我的帮助,我提问了她,她用很小的声音答到把88分成8乘11。此时,我加大了对她的关注,我鼓励她大声重复一遍,同学们听到她的回答,有的愣住了,有的在嘀咕着分成什么什么的,我顺势说:“罗玲同学说的非常棒很正确。你能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吗?”她说她是听我上课时讲的125与8是特殊的,在做题目时尽量把125去配8然后就想到了88可以分成8乘11。我随口夸奖到:“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而且很用心。学习就是要用心,用脑,要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出来,这才是学习新知识。”这时我并针对班上平时爱讲小话,爱开小差的同学进行教育。希望他们向罗玲同学学习,在学习上只要用心学就一定能学好的。并要全班同学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罗玲同学。我看见罗玲同学笑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好多类似的学生都举起了小手,已敢大胆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眼里的怕数学变成了爱数学。已有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回家只做语文作业现在回家变成爱做数学作业了。课堂上,看见孩子们抢着回答我提的问题,思维是那么的活跃时,我感动了。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我们老师一定要尊重他们加倍的爱他们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成果。张文是一个机智聪明的孩子,学习上有个坏毛病就是凡事图简单,脱式计算只写结果不写过程,应用题只写一个算式不写单位和答,字已写的潦草。我说过多次好象不太管用照样我行我素用他的话来说写那些是多余的,只要自己会算就行了。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知道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和带动一些学生形成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习惯。于是我多次找他单独谈话,尽量说他的优点。我问他长大后想干什么?他毫不犹豫的说想当科学家,当领导。我夸奖了他说他一定能行。这时我感觉他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有话想说。我就顺着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