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查体30项1、气管检查: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中指置于甲状软骨下缘,然后向下滑动触诊气管,随后观察中指是否在示环指之间。(偏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膈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偏向患侧: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胸廓扩张度:前胸廓扩张度,手掌置于前侧胸壁,拇指指尖沿肋缘对称性指向剑突.后胸廓扩张度(嘱患者双臂抱肩),双手平置于背部第十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拇指尖相距2-3厘米,嘱患者深呼吸,观察双手拇指的离合度是否对称一致。(若一侧胸廓扩张受限: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肺不张)2、肺尖叩诊:自斜方肌前缘中点,先左后右,先内后外叩诊,清音变浊音时作标记,宽4—6cm。(肺上界变窄、浊音:肺结核所致的肺尖浸润、纤维变性及萎缩。上界变宽、过清音:肺气肿)3、右侧肺下界定界:6、8、10——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叩诊时,只叩肩胛线上的肺界。先嘱患者双臂下垂,找到肩胛下角确定肩胛线,做好标记后再嘱患者双手抱肩,沿标记好的肩胛线向下叩,叩诊时注意手法要平行于肋弓方向。(肺下界降低:肺气肿、腹腔内脏下垂。上升:肺不张、腹内压升高如鼓肠、腹水、气腹、肝脾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膈肌麻痹)4、肺下界移动度:先嘱患者双臂下垂,找到肩胛下角确定肩胛线,做好标记后再嘱患者双手抱肩,现在平静呼吸时沿肩胛线叩出肺下界位置,后嘱患者做深呼吸并屏住呼吸,继续向下叩诊叩出肺下界最低点。待患者平静呼吸一至两个呼吸周期后,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由平静时肺下界的位置向上叩出肺下界的最高点。肺下界的最低点与最高点间距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是6~8cm。(减小:肺弹性消失如肺气肿,肺组织萎缩如肺不张和肺纤维化,肺组织炎症和水肿。叩不出:大量胸腔积液、积气、广泛胸膜增厚粘连、膈神经麻痹)定数肋骨:前——胸骨角为第二肋;乳头处是第四肋间。后——最突出的棘椎为第七颈椎(随脖子转动);肩胛下角连线平第八胸椎。5、肺部叩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左右对比。从上往下移动时要体现出确定肋间隙的动作。(前胸第一到第四肋间是胸骨旁线、锁骨中线、腋前线;第五肋间是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胸每侧肩胛间区两次,肩胛下区两次。)检查后胸时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上半身略向前倾,注意检查肩胛间区时,扳指与脊柱平行叩诊。胸部体表标志:1、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平第2肋软骨、第五胸椎)、腹上角、剑突、肋骨、肋间隙、肩胛骨(肩胛下角平第7或8肋或第8胸椎),颈椎棘突(第7颈椎)、肋脊角;2、垂直线标志: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3、自然陷窝和骨性标志: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肩胛上区、肩胛下区、肩胛间区。注意点:注意叩诊音变化。6、肺部听诊及语音共振:听诊顺序与叩诊同,每一位置听诊一到两个呼吸周期。气管呼吸音: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吸呼时间比约为1:1,基本无临床意义;支气管呼吸音: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第1、2胸椎附近,吸呼时间比约为1:3,响亮,音调高,呈管样;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正常人于胸骨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均可听及,吸呼时间比约为1:1,强度中等,音调中等,呈管样沙沙声;肺泡呼吸音:乳房下部及肩胛下部最强,其次为腋窝下部,肺尖及肺下缘区域较弱,吸呼时间比接近3:1,柔和,音调低,呈轻柔的沙沙声;7、胸部语颤检查: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嘱被检查者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检查位置为胸部二、四、六肋间,背部四个肺部听诊区。语音震颤在肩胛间区及左右胸骨旁第1、2肋间隙部最强,于肺底最弱。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胸膜高度增厚粘连,胸部皮下气肿。语音震颤增强:肺泡内有炎症侵润,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空洞周围有炎性浸润并与胸壁粘连时,更有利于声波传导,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等。8、心脏触诊:两部法(先用右手掌至于心前区,后用示指和中指指腹同时触诊)内容:心尖搏动(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厘米)及心前区搏动(判断有无抬举性搏动—左室肥厚体征)、震颤(提示器质性心脏病变,举例见书P135)、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3、4肋间,见于急性心包炎)9、叩心界:先左后右。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先沿右锁骨中线由上到下叩出肝下界(约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