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防喘振DCS控制系统研究.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空压机防喘振DCS控制系统研究.pdf

空压机防喘振DCS控制系统研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型制氧机组空压机防喘振DCS控制系统研究肖园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京唐运行事业部河北唐山063000摘要:介绍了大型制氧机组空压机发生喘振的现象、原因,并分析了喘振对压缩机本体和工艺生产过程的危害。着重介绍了首钢京唐钢铁公司75000m³/h空分装置空气压缩机DCS防喘振控制系统,以及防喘变量、防喘控制线的确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关键词:空压机喘振DCS防喘振控制一、前言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供气分厂75000m³/h空分装置,采用内压缩工艺流程,两台空压机均选用MAN公司透平式压缩机,空气流量为380000m³/h,排气压力为0.5MPa。空压机采用恒压控制将空气压入工艺管道,有防喘振防空阀,能够满足空压机全部空气量防空。空压机采用横河DCS(YAKOGAWACENTUMCS3000)控制系统,现场仪表简单,充分发挥DCS的功能和优势。空分装置在钢铁厂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空压机的稳定、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空压机发生喘振,往往会使空压机内部损坏,甚至使整个空分生产流程停产,影响高炉、连铸的正常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空压机防喘振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非常重要。二、喘振现象的定义和原因1.喘振现象及定义喘振是透平式压缩机在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振动。离心式压缩机就是透平式压缩机的一种形式,喘振对于离心式压缩机有着很严重的危害。离心式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典型现象有:(1)压缩机的出口压力最初先升高,继而急剧下降,并呈周期性大幅波动。(2)压缩机的流量急剧下降,并大幅波动,严重时甚至出现空气倒灌至吸气管道。(3)拖动压缩机的电机的电流和功率表指示出现不稳定,大幅波动。(4)机器产生强烈的振动,同时发生异常的气体噪声。对压缩机内部的迷宫密封、轴承和叶轮等附属设施造成极大损坏。2.喘振发生的原因喘振发生的内部原因与叶道内气体的脱离密切相关。当气体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压缩机内部气流的流动方向与叶片的安装方向发生严重的偏离,使进口气流角与叶片进口安装角产生较大的正冲角,从而造成叶道内叶片凸面气流的严重脱离。气流脱离现象严重时,叶道内气体滞流、压力突然下降,引起叶道后面的高压气流倒灌,以弥补流量的不足和缓解气流脱离现象,并使之暂时恢复正常。但是,当倒灌的气体被压出时,由于“级”中流量缺少补给,随后再次重复上述现象。这样,气流脱离和气流倒灌现象周而复始地进行,使压缩机产生一种低频高幅的压力脉动,机器也强烈振动,并发生强烈的噪声。从压缩机性能曲线的角度来看,压缩机在发生喘振时,其工作点肯定进入了喘振区,因此还与管网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压缩机与管网联合工作点进入喘振区1/6的外部原因均会造成喘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空压机的运行,即发生故障时的现象,以下原因可能引起喘振发生:(1)空分系统的切换故障。进主换热器或分子筛的阀门不能及时打开,使空压机出口压力升高,导致管网特性曲线急剧变陡,压缩机与管网联合工作点迅速移动,进入喘振区导致喘振。(2)压缩机内部气道堵塞,可能由于级间冷却器泄漏或结垢,使气道变窄。(3)压缩机进气过滤系统堵塞,造成进气阻力大。(4)压缩机启动过程中,升压速度过快,而进口导叶开度小。(5)电网电压不稳定或周波下降,使电机功率下降,造成压缩机流量降至喘振区。(6)连锁停车时,防空阀打开的速度慢,造成喘振,一般阀门动作时间应控制在1S内。三、控制原理和方式1.控制原理防喘振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安全控制,防喘振系统是通过调节入口导叶开度和放空阀(防喘振阀)开度来控制空压机的流量和出口压力,目的是使空压机工作点始终处在限定的范围内,而不进入喘振区,以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一般来说空压机防喘控制的对象是放空阀(防喘振阀),一旦出口压力过高,空压机接近喘振区或发生喘振时,该阀自动打开,如果没有打开,应及时手动打开。空压机的防喘振曲线是在现场实测出来的,考虑到系统的动态特性、喘振发生得非常快,所以对控制系统、检测系统的扫描周期有很高要求,尤其是大型的空压机。2.控制方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定极限流量法:就是使压缩机的流量始终保持大于某一定值流量,从而避免进入喘振区运行。此法通常用于恒速运行的离心机且一般流量调节器的给定值应大于额定喘振点流量的7%~10%,此法优点是控制简单,缺点是当机组变速运行且处于低负荷情况时,防喘振控制投用过早,造成能耗加大。(2)变极限流量法:在变速运行的压缩机中,随着不同工况(压缩比、出口压力或转速),极限喘振流量是个变数。变极限流量法是采用随动防喘振流量控制,系统在压缩机的不同工况下沿防喘振操作曲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