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植被与土壤 章末小结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小忆****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植被与土壤 章末小结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章末小结与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章末小结与测评如何让城市不再“看海”eq\a\vs4\al([看探究思路·析核心素养])eq\a\vs4\al([析图文材料·解探究问题])城市洪水与土壤蓄水功能的缺失问题1.城市大面积土地表面被硬化,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思维线索]eq\x(地面硬化)―→eq\x(下渗受阻)―→eq\x(土壤含水量降低)[答案]下渗环节受阻,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小。问题2.以北京为例,说明土壤对蓄积雨水和减轻洪涝灾害的意义。[思维线索]eq\x(土壤蓄水)―→eq\x(地表径流降低)―→eq\x(洪涝减轻)[答案]土壤可吸水、能蓄积大量雨水、减轻洪涝威胁。雨水花园问题1.从对雨水下渗、净化、蓄积、利用等方面,说明雨水花园的作用。[思维线索]主要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系统分析即可。[答案]增加了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通过植被、土壤的过滤,净化了雨水;将雨水净化汇集,蓄积了水资源;利于城市绿地的灌溉等。问题2.雨水花园还有哪些作用?[思维线索]主要抓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分析。[答案]为城市绿地提供灌溉用水,利于节约水资源;增加空气湿度,利于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利于保持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减轻城市雨涝的发生等。海绵城市问题1.推想海绵城市地面材料的特点。[思维线索]主要从实用、美观、环保等角度分析。[答案]地面材料应具有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问题2.从雨水花园到海绵城市,对城市雨涝控制的思想有哪些发展?[思维线索]抓住雨水花园及海绵城市的内涵进行对比。[答案]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净化,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即利用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建成“海绵体”,使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缓减城市内涝压力。问题3.在什么自然条件下的城市宜建海绵城市?[思维线索]主要从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方面推理。[答案]一是降雨分配不均,季节性降雨量过多,容易形成城市内涝洪水的城市,二是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城市。请根据下列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方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①常绿阔叶林②人工植被③亚寒带针叶林④热带草原⑤矿物质⑥成土母质⑦蓄水、保水[学思心得](教师用书独具)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要素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对自然环境要素的作用地形山区植被比平原地区丰富;山地的阳坡和迎风坡植被比阴坡和背风坡稠密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外力作用小,不利于外力作用地貌的形成气候不同气候条件形成的植被类型不同植被可降低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加湿度水文水源条件好的地区植被生长好;洋流通过影响气候再影响植被植被覆盖率影响河流含沙量、径流的稳定性和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土壤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影响植被生长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1.常见植物有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常绿植物并非不落叶,只是当它的新叶长出时,老叶开始凋落,故四季常青。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两种树种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甲树种广泛分布区所属地区可能为()A.东南丘陵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2)造成乙树种春季凋落量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力较大B.气温回升C.日照强烈D.降水稀少(1)C(2)B[第(1)题,图中显示甲树种在秋季凋落物数量明显增多,说明该地植被为落叶植物,应位于四地中的华北平原。第(2)题,乙树种春季凋落量较多,说明春季气温回升后,新叶长出,老叶开始凋落。]土壤的改良与增肥土壤的改良与增肥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红壤的改良红壤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土质黏重,肥力较低且呈酸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针对红壤的不利条件,进行改造,形成肥沃的“水稻土”。2.黑土培肥(以我国黑龙江省为例)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适合农耕。但对黑土无节制地开发导致了土壤肥力的耗竭,此外雨水冲刷使土壤肥力流失,因此要可持续利用黑土,注意培肥。措施说明秸秆还田①概述: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这是目前大面积采用的有效措施。②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