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植被与土壤 第1节 植被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雨巷****珺琦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植被与土壤 第1节 植被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植被与土壤第1节植被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节植被(建议用时:40分钟)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种或几种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植物熬过干旱。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过后生长、开花。下图为非洲地区图。读图,完成1~2题。1.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2.图中M地也生长了大量的原生多肉植物,试推断该地气候()A.受洋流影响,全年温和湿润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年干旱C.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D.夏季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1.B2.C[第1题,由材料可知,多肉植物适宜生长在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的地区。读图可知,甲、丁两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丙为地中海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多肉植物生长,而乙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不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M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多肉植物生长,说明降水季节变化大,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故选C。]植被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地理事项属于植被的是()A.森林B.盆栽C.一树花枝D.几株灌木4.属于人工植被的是()①原始森林②荒漠③农作物④城市绿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A4.B[第3题,由材料可知,所谓植被,是指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如森林、草原、经济林等。第4题,农作物和城市绿地是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为人工植被;原始森林和荒漠是一定地区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为自然植被。]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5~6题。5.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B.草原C.沼泽D.荒漠6.b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5.B6.C[第5题,图例所示区域主要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植被类型应为草原,其中a表示温带草原,b表示热带草原。第6题,热带草原对应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拍摄的主要植被照片。完成7~8题。①②③④7.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8.③是香樟树的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7.D8.D[第7题,读图可知,枫树属于温带落叶树种;冷杉属于针叶树种,具有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温凉和寒冷的气候;樟树属于亚热带常绿树种;在垂直方向上草地应位于森林带之上。根据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④②①③,故D选项正确。第8题,通过上题的分析得知香樟树是亚热带常绿树种,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选项正确。]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具有隔离汽车行驶,美化环境的作用。右图为一地理爱好者拍摄的某城市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照片,每年该市的园林工作人员都要对道路绿化隔离带中的一些树冠庞大的乔、灌木进行侧向剪枝,同时用石灰水全部涂白。据此,完成9~10题。9.园林工作人员对绿化带中树冠庞大的乔、灌木进行侧向剪枝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树势,促进树木良好生长B.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C.美化树形,提高树木观赏效果D.调节树木与道路之间的矛盾10.当地园林工作人员开始剪枝的季节最好选择在()A.春末夏初B.冬末春初C.秋末冬初D.夏末秋初9.D10.C[第9题,城市绿化隔离带能够阻挡交通视线,通过人工剪枝来控制庞大树冠枝条的密度、长度和高度,消除树冠过大对交通视线的阻挡,保证行人和车辆通行,减少行车安全事故,D正确。第10题,涂白的树木一般为落叶阔叶林,在冬季到来前,树木已基本停止生长,涂白利于防虫害,剪枝可以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减少树木的蒸发量,为树木节省营养,顺利度过严冬。选C。]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70°N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1)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