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第一次语文段考试卷(满分:100分)积累运用(14分)1、下面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yùn)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姓名班级B、诲人不倦(huǐ)学而不思则罔(wǎng)C、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朔气传金柝(tuò)D、思而不学则殆(dài)尊君在不(fǒu)2、下列加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相委而去(丢下,抛弃)B、敏而好学(敏捷,轻松)C、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学业上陷入困境)D、愿为市鞍马(买)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偏僻趋之如归迷蒙怨天由人B、报怨别人冗长望洋兴叹暄闹C、平水相逢六神无主盛气凌人D、猝不及防俗不可耐言简意赅4、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A、丰子恺(kǎi)岂有此理(qǐ)嘈杂(cáo)B、寂寥(liáo)唱和(hé)天罡地煞(shà)C、里弄(nòng)弄虚作假(nòng)陶冶(yě)D、尺子(chǐ)工尺(chǐ)乐以教和(yuè)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我也觉得有些儿。若没有胡琴的,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5、填到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依依惜别因缘萍水相逢B、惜别依依因缘萍水相逢C、依依惜别因原一见如故D、惜别依依因缘一见如故6、“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这几句话的修辞方法和作用是()A、拟人形象B、对比反衬C、排比强调D、夸张强调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B、《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C、柳柳州、李长吉、李易安都是唐代人,分别以文、诗和词在文学史上留名。D、《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大仲马写的小说,后改编为剧本演出。二、填空题(11分)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4分)(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2、根据提示填写成语。(4分)(1)为人处世的道理:(2)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3)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4)费尽心思,刻苦研究,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3、古诗填空。(2分)(1)沾衣欲湿杏花雨,。(2)不识庐山真面目,。4、根据自己的积累,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1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姓名班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论语》的“论”字读_______,它是记录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2分)2、课文里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2分)3、《论语》六则中说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是,。(2分)4、翻译下列句子。(4分)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2)友人惭:6、本文选自《》,作者是。(2分)7、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元方虽小,却很明白事理?(2分)答:8、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为什么?(2分)答:9、“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你还记得这句童谣吗?多年来,你可能曾为了自己而失信,也可能曾为了守信而付出代价。那么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又将是何种信念呢?(2分)答:四、现代文阅读(25分)紫藤萝瀑布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