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_钎焊_杨建国 01第00章 钎焊绪论.pdf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5M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哈工大_钎焊_杨建国 01第00章 钎焊绪论.pdf

哈工大_钎焊_杨建国01第00章钎焊绪论.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钎焊钎焊————————绪言绪言主讲:杨建国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z1、《钎焊》,邹僖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z2、《材料连接过程中的界面行为》,方洪渊,冯吉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z3、《无铅焊接技术》,菅沼克昭著,丁晓山译,科学出版社,2004z4、《钎焊手册》,张启运等,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9z5、部分图片来自哈工大方洪渊教授、闫久春教授及王春青教授的教学课件绪论绪论z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z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z钎焊技术的应用实例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z连接技术已经出现了多种方法:捆绑、镶嵌、焊接、铆接、粘接z连接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类型:光、电、声、化学、机械z结合性质:机械结合、化学结合和材质结合z焊接方法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过程最复杂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z焊接技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种或异种)材料通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造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z焊接与机械连接(如铆接)和粘接的差异:被连接的材料不仅在宏观上建立了永久性的联系,而且在微观上建立了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z焊接技术的主体内容:应涵盖熔化焊接、钎接和固相焊接几部分。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三类焊接技术特征的对比方法母材填充热源压力接头拆卸性结合特征受热材料熔化焊熔化有或无内部无不可拆卸冶金结合或外加固相焊不熔化无外加有不可拆卸冶金结合钎焊不熔化有外加无部分可拆卸冶金结合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材料连接的方法及其基本特征z钎焊定义:–加热到钎料熔化、母材不熔化的温度,通过母材与钎料之间的溶解、扩散等冶金反应,凝固后形成冶金连接。z基本特点:–与其他两种方法比,加热温度低(对母材影响小),另外均匀加热:变形和应力小(精度高)–适合异种材料连接–接头强度低于母材,多采用搭接接头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z连接技术是伴随着材料的应用而产生的。在人类还只能使用天然材料时,就产生了捆绑、镶嵌、缝纫等连接技术。z当人类可以制造材料后,现代意义上的连接技术就开始萌生了。z除机械方法以外,钎焊或许是最古老的连接金属的技术。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考古发现:z5500年前用锡钎焊银摆设(古埃及)z5000年前用锡钎焊铜钵的银把手(古埃及)z5000年前用银钎料钎焊的管子(古埃及)z4000年前用金钎料钎焊的护符盒(古埃及)z公元前5世纪用锡铅钎料镶嵌皇冠上的珠宝首饰等(中国)z公元79年被火山爆发埋没的庞贝城中有用锡铅钎料钎焊的家用铅制水管(古罗马)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5000年以前美索布达米亚时代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文献记载:z汉班固撰《汉书》:胡桐泪盲似眼泪也,可以汗金银也,今工匠皆用之。(汗即焊)z明宋应星撰《天工开物》:中华小钎用白铜末,大钎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弥久,终不可坚。(小钎即钎焊,大钎为锻焊)z明方以智撰《物理小识》:焊药以硼砂合铜为之,若以胡桐汁合银,坚如石。今玉石刀柄之类焊药,加银一分其中,则永不脱。试以圆盆口点焊药于其一隅,其药自走,周而环之,亦一奇也。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z固相连接技术的出现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现代焊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意义上的固相焊接,则还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产物。z固相连接中最典型的方法当属扩散焊,扩散焊方法出现于上个世纪中叶,这种方法在早期并未受到重视。z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陶瓷、金属间化合物、非晶态材料及单晶合金等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些新材料用传统的熔焊方法很难实现可靠连接。z作为固相连接方法之—的扩散连接技术,成为连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仪表及电子等工业领域,并逐步扩展到机械、化工及汽车制造等行业。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焊接技术的历史与发展z电弧的发现为材料连接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和进步,电弧作为一种可以使钢铁等高熔点材料熔化的能量高度集中的热源,使得金属材料的熔化焊接成为可能。z在十九世纪末叶,熔化电极的和非熔化电极的、直接作用电弧的和间接作用电弧的、手工的、半自动的和自动的、无保护的电弧和保护气氛中的电弧焊都已被提出和获得实施。z同一时期,气焊以及接触电焊(电阻焊)的基本形式--点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