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强制措施.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4.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2章 强制措施.ppt

第12章强制措施.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章强制措施社会必须有权逮捕、搜查、监禁那些不法分子,只要这些权力运用适当,这些手段都是自由的保卫者。但是这种权利也可能被滥用,而如果它被滥用,那么任何暴政都要甘拜下风。(英)丹宁《法律的正当程序》第十二章强制措施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二、强制措施同刑罚的区别1.适用的目的不同。适用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分子继续犯罪和危害社会,具有程序上的保障意义;而刑罚则是对已被法院宣判有罪的犯罪分子的惩罚、教育和改造。2.适用的对象不同。强制措施适用于未被人民法院确定为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刑罚只能适用于经人民法院审判确定为有罪的人。3.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在五种强制措施中,除了拘留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适用之外,其他强制措施公、检、法机关都有权适用;而刑罚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4.法律依据不同。适用强制措施的依据主要是《刑事诉讼法》;而适用刑罚则以《刑法》为依据。5.适用的时间不同。强制措施适用于自刑事诉讼开始到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交付执行前的全过程;而刑罚则在人民法院作出确定判决之后适用6.稳定性不同。强制措施适用之后,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及时变更或撤销;而刑罚一经作出,非经审判监督程序不得改变。7、法律效果不同。刑罚处罚是刑事处罚,而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二)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对具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给予的行政制裁。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性质不同。强制措施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保障措施;而行政处罚是实体上的行政制裁。2.适用对象不同。强制措施适用于被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现行犯,而行政处罚适用于违反行政法律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强制措施由公安司法机关适用,而行政处罚由国家行政机关适用。4.法律依据不同。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依据的是刑事诉讼法,而行政处罚主要依据的是行政处罚法。5.稳定性不同。刑事诉讼强制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变更或撤销,而行政处罚通常不能变更。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国发〔1980〕56号《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规定:“对于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需收容查清罪行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进行审查。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拘传第二节拘传传唤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使用传票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指定的时间自行到指定的地点接受讯问。2、拘传与留置的区别留置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临时处置的方法。二、拘传的法定程序要求第二节拘传第二节拘传第三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第三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1.应当逮捕的,但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取保候审,2.应当逮捕的,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3.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的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4.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需要复议、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5.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办结的7.持有效护照和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等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安部《规定》64条)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最高检《规则》38条)取保候审的两种情况(三)取保候审的程序1、取保候审的申请(1)申请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申请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做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第三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2)保证人的义务1.督促保证人履行法律规定的被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2.发现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时,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被保证人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