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启东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终试卷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体系统是有层次的B、银河系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C、地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D、总星系是目前人类所知尺度最大的天体系统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A、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B、绕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表面存在大气层D、位置适中,体积和质量适中3、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A、地球内部的热能B、重力能C、太阳辐射D、万有引力阅读材料后,回答4~5题1999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其密切观察,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4、太阳活动是: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C、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5、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B、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D、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6、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的球体形状7、关于地球上水平运动偏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B、地转偏向力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C、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8、教师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在北半球并在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在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9、元宵节我们启东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是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10、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无大气环流现象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11、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都明显下降B、都明显增加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12、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较多依次排列的是A、铝、硅、氧B、硅、铝、氧C、硅、铁、钠D、氧、钙、铁13、地壳的平均厚度为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70千米14、按照存在的位置和状态,水圈内的各种水体中与人类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海洋水B、生物水C、大气水D、陆地水15、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岩石B、大气C、水体D、生物16、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其主要物质成分依次为A、硅镁—硅铝—铁镍—铁镁B、硅铝—硅镁—铁镁—铁镍C、硅铝—铁镁—硅镁—铁镍D、铁镍—铁镁—硅镁—硅铝17、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A、矿物B、矿产C、矿石D、岩石18、常见的非金属矿物中,以下哪种矿物最为重要A、石英、长石、云母B、方解石、滑石C、石膏和磷灰石D、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19、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直接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岩浆20、在板块生长边界往往形成A、海沟B、岛弧C、海岸山脉D、海岭21、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22、有关对流层大气热量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部分来自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C、主要是人类活动散发的热量D、绝大部分是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23、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是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A、直接到达地面的蓝光比重大B、空气分子使蓝光发生散射作用C、高层大气分子大量吸收蓝色光D、到达地面的蓝色光又完全被反射到高空24、一般说来,阴天比晴天的日较差小,原因是A、阴天云量多,大气对流旺盛,把大部分热量传给大气B、阴天云量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C、阴天大气水汽含量多,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D、阴天云量多,白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完成25~26题:25、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6、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7、下列气候类型中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8、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