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doc

浅谈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浅谈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摘要:在供电配电体系策划过程中,节能方式以及技术的正确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国内资源紧急、推动国内国民经济永续前进有着关键的作用。关键词: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引言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世界范围内能源的使用率不断升高,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能源消耗的总量在2009年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消耗能源量最多的国家。在这样的发展大背景下,本文主要对供配电设计中的节能方法和措施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论述。一、促进供配电设计中节能技术使用的重要性在供配电的设计中加入节能技术,主要是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以处理好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友好发展的关系,从而为人类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节能技术在供配电设计中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电量的使用率,从而不断提高电能的优化配置率。要知道,现下无论是哪个国家,电能的使用率都是相当高的,主要是因为其使用面积非常的广,可使用的点非常的多,才导致了电能使用量巨大的局面。各国近年来,为提高本国的发电能力,也为减少对已有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都在不断的开发新能源,采用新技术。而在供配电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在供配电设计中加入节能技术,是在工程的建造初期便将节能工程考虑入内,然后在工程的建造过程中,结合实地情况,提高节能技术的使用率,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一种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使用率不断提高,而这也因为是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节能方法,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二、电气设备选择在供电配电策划中,能够经过适宜的选用电器设施来提升用电设施的自然功率系数、完善电网中的电量偏执,进而能够节省能源。大多工业单位使用的无功功率,其中异步电动设备大约占了百分之七十,变压设备占了百分之二十,电线占了百分之十,在策划中,能够经过准确的抉择选用适宜的电动设备以及变压设备的容量,降低线路的电阻。在功率达到适宜的状态下,使用同步电动设备和空载切除的空隙作业制设施等方法,以便提升用电量较高的用户其自然功率系数。电动设备大多载重的情况应该在标准容量的百分之四十;变压设备载重最好在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八十五,要在百分之六十以上。一般情况下,工业企业消耗的无功功率中变压器、异步电动机以及线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70%以及10%。在设计中,为了减少线路感抗,利用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电动机的方法来实现。在功率条件合理的时候,想要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如运用同步电动机和选择使用间隙工作制设备,前提是该设备具有空载切除功能。在选择电动机的经常负荷时,应尽量高于额定容量的40%;而要使变压器的负荷率高于60%,最好将其控制在75%~85%这个范围内。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减少电动机的能源消耗量。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因数还不到0.4,轻载时功率因数大致为0.6,由此可见,异步电动机在空载和轻载运行时,功率因数都不太高。当异步电动机的负荷在70%以上,甚至在满载负荷的条件运行时,其功率因数大概为0.85,这时功率因数相对较高一些。因此,设计时若能选择容量合适并且又能使电动机满负荷运行时,将会使电动机的自然因数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在设计选型时应将高能耗且效率低的电动机淘汰掉,而应选择稀土永磁电动机、高效节能电动机等工作效率高并且又节约能源的机型。同时,在选择电动机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启动次数、负荷特性以及调速方面等因素,以防出现电能浪费的现象。三、人工无功功率补偿在工业企业的供配电设计中,通过对电动机、变压器等感性负载进行科学的选型,可以提高这些在工业企业无功功率损耗中占较大比重的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同时,可以进行人工补偿无功功率,即采取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功率因数。对于感性负载的人工无功功率补偿,一般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的方法。为了尽量减少线路损耗和电压损失,宜就地平衡补偿,即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独就地补偿、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等形式以及手动或自动的投切方式。以节能为主进行无功自动补偿时,在调节方式的选择上,应采用无功功率参数调节的方式。在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进行人工无功功率补偿时,由于并联电容器的容性阻抗特性,以及阻抗和频率成反比的特性,使得电容器容易吸收谐波电流而引起过载发热,当其容性阻抗与系统中的感性阻抗相匹配时,容易构成谐波谐振,使电容器发热导致绝缘击穿的故障增多。因此,一般在采用并联电力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