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欣赏我的母亲作者简介掌握字词整体感知课文结构提纲请你思考品位语言课文小结课后作业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引起很大反响。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我的母亲》是新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讲课。作者是我国著名学者胡适。原文选自《胡适自传》,体裁是一篇传记。文章记叙的是作者中年时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经历,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又很有刚气的优秀品质,突出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敬爱之情。文绉绉庶祖母轻薄摹画眼翳病侮辱宽恕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责罚:处罚。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广漠:广大空旷。宽恕:宽容饶恕。质问:责问。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文章分层阅读前4自然段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第2段,写自己儿时“最活泼”的游戏是什么。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第3段写作者9年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却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会”。用自己的话概述:是哪两次“发展的机会”?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这两句话很有分寸,说说你的理解。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文章第4自然段的作用文章第二部分写了母亲哪三方面的事?阅读5-7自然段领起这几段内容的一句话是: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慈母”之“慈”表现在:“严父”之“严”表现在:阅读8~11自然段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谆谆教导,严格督学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慈爱E.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F.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G.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母亲的性格: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第二部分阅读第13自然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九年的读书生活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有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你认真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