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柯里罗)父母的美德是子女的最大的财富。(法国谚语)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波兰加莉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我的母亲1、关于作者胡适(1891一1962),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一生取得35个博士(包括名誉博士)学位,是中国取得学位最多的。2胡适的家庭状况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胡适的母亲,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她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读一读,想一想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5-12):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分三层)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一、朗读文章第二部分,讨论并思考作者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朗读最后一段,母亲对我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有哪些?研读与赏析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3、“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真诚倾吐,如实道来,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拓展延伸1烛光里的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拓展延伸2作业本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