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与借代义的区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借代与借代义的区别.doc

借代与借代义的区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8卷第4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8No.42006年7月JournalofLiaoningTechn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uly2006借代与借代义的区别景楠楠渤海大学中文系辽宁锦州121001摘要借代是最重要的修辞格之一它与词在修辞上的借代用法不同。二者的区分一直是修辞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也成为目前修辞学、语义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词义的引申变化、借代发展为借代义的条件等方面出发举大量例子阐述二者的区别。关键词借代借代义修辞词义引申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91X200604-0413-03DifferencesbetweenLetonyLyandLetonyicLeaningsofwordsJINGNan-nanDepartmentofChineseLiteruatureBohaiUniversityJinzhou121001ChinaAbstractMetonymyisoneoftheimportantfiguresofspeechinChineselanguageanditisdifferentfromthemelonymicmeaningofwords.Thereareveryfewresearchesonthedifferencebetweenthem.Thekeyandmostdifficultresearchareasinfigureofspeechalsolieinthedifferencebetweenmetonymyandthemelonymicmeaningofwords.Thedifferenceisillustratedinthispaperbyalargenumberofexamplesbasedontheextensionofwords’meaningthedevelopmentofmelonymyetc.KeywordsJiedaimetonymicmeaningofwordsfigureofspeechwords’meaningextension收稿日期2005-07-10作者简介景楠楠1980-女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1借代辞格与词的借代义的界定在词的发展过程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词义演变的重要途径。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词义的变迁和修辞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修辞手段的运用引起了词义的变迁1。何九盈、蒋绍禹就谈得更加明确如果由比喻和借代而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固定的词那就可以看作是词义的引申了。”可见词的辞格意义与词在修辞上的用法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借代是人们广泛运用的一种辞格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与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来称呼客观存在。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本体同借体之间是相关关系二是借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不出现2。可以说借代是汉语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修辞格之一它是最常用、出现频率最高、特征最明显的修辞格同其他修辞格的界限比较清楚还因为它具有能产性和解释力能够生成许多新的修辞格能够解释许多别的修辞格。由于借代的这种重要性许多人认为任何一部作品中出现的借代修辞都是一种借代辞格的构成、是一种修辞上的借代手法。其实在绝大多数的作品中出现的借代词语都具有固定的意义一旦提出人们便会清楚的知道它的所指。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中分析借代辞格时举了下面的例子1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2向科学现代化进军中我们多么需要奔腾驰骋的“千里马”多么需要无产阶级的“伯乐”啊1马之悦鬼着呢连替中农说几句公道话都前怕狼后怕虎的唯恐丢了乌纱帽。2江山如此多娇因引无数英雄竟折腰3。这四例中的“诸葛亮”“伯乐”“乌纱帽”“江山”的借代意义已经固定了已经构成词的借代义了而非借代辞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字孔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三国演义》对他的智谋多所渲染一般用来称足智多谋的人。伯乐———春秋时秦国人善于相马后来比喻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乌纱帽———纱帽。比喻官职。也叫乌纱。江山———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和国家的政权。从词典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教材所举的四个例子均使用了词的借代义而不是借代格。虽然在解释“伯乐”一词时用了“比喻”一词但仍应该是“借指”因为“伯乐”是善于相马的人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人”是属于同类的当然也就是借代义了。由此可以看出词的比喻义侧重词义历时变迁中与原始义的相似性而词的借代义则侧重词义历时变迁中与原始义的相关性。又如下面有AB两组例句A组1“义哥真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鲁迅《药》2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