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4 选修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是你****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4 选修部分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4选修部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四选修部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实战演练|1.(15分)(2019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2月质量检测,45)材料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交流。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影响。(7分)解析:(1)由材料“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可知,原有货币体系的没落;由材料“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可知,白银自身有不可替代的优点;由材料“明穆宗颁布诏令”可知,政府对白银官方货币的承认;由材料“一条鞭法”张居正改革的推行,可知其推动了白银货币化;另外根据“明朝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营手工业地位超过官营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都增加了人们对于白银的需求;新航路开辟,美洲大量的白银通过贸易涌入中国,相较于前朝白银供应大大增加。(2)由材料“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可知,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可知,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赋税制度“一条鞭法”的改革,从传统的实物地租演变为货币地租;由材料“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可知,推动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货币制度的缺陷;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白银供给来源增加;张居正的改革促进作用;对外贸易及经济全球化的兴起,使得白银功能和流通范围扩大,社会对白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任答四点即可)(2)影响:白银货币化,使得明朝的商业资本趋于活跃,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白银货币化也促进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使之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金钱关系日益冲击着封建宗法关系;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15分)(2019届山东青岛三模,45)材料清初承明旧制,官至极品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于是有所谓“火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雍正二年(1724)降旨实行耗羡归公,同时各省文职官员于俸银之外,增给养廉银。各省根据本省情况,每两地丁银明加火耗数分至1钱数分银不等。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也用来弥补各级政府的财政亏空,还有节余便作为各地政府的公用基金,用来修城筑堤等,也可用作各省间物资运转的费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摘编自《雍正皇帝:火耗归公》(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年间推行“火耗归公”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火耗归公”的影响。(9分)解析:(1)据材料“清初承明旧制,官至极品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并结合所学得出,清代官员俸禄较低,难以维持生活开展正常工作;据材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并结合所学得出,官员为维持工作生活,征收火耗银;官员腐败严重;据材料“也用来弥补各级政府的财政亏空,还有节余便作为各地政府的公用基金,用来修城筑堤等”并结合所学得出,国库空虚,维持国家财政的需求。(2)据材料“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也用来弥补各级政府的财政亏空,还有节余便作为各地政府的公用基金,用来修城筑堤等,也可用作各省间物资运转的费用”并结合所学得出,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改善吏治;减轻百姓负担;为地方政府工作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