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肺癌发生率逐年增加,并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结果显示,肺癌位居导致患者死亡疾病的第一位。研究显示,仅有不到30%的肺癌患者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影像学引导肿瘤的各种消融技术在肺癌治疗中发挥着较大作用。物理消融创伤小、安全性高及疗效可与外科手术媲美,已获得医患双方认可。物理消融方法中,以射频和微波为代表的热消融及以氩氦刀为代表的冷消融均是在影像学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并以极端的温度导致肿瘤细胞坏死。冷冻消融因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小、耐受性好、影像学监测时示踪性好已被广泛接受。影像学引导肺癌冷冻消融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疗效好的优点,在肺癌的局部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样存在并发症风险。为明确影像学引导肺癌局部冷冻消融治疗的技术操作规范以及评估治疗效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特制订此共识,供临床参考。一肺癌冷冻消融技术的特点1.1基本原理以氩-氦冷冻为代表的消融技术是目前较成熟的冷冻消融治疗技术,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冷冻对靶组织及细胞的物理杀伤、肿瘤破坏微血管栓塞以及冷冻后的肿瘤组织作为抗原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其主要原理为通过Joule-Thomson效应,高压氩气可使探针尖端的靶组织冷却至-140℃,导致靶细胞结冰、细胞膜破裂及细胞内容物释放引起微血管闭塞、组织缺血坏死等;而氦气可使靶组织温度从-140℃上升至20℃~40℃,通过这种温度梯度的变化以及多次冻融循环,可提高消融效果,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1.2引导方式CT扫描图像质量好,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较直观,尤其对肺组织及病变显示具有其他影像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为最常用的影像学引导方式。MR扫描可清晰显示“冰球”大小,帮助术者准确判断冷冻范围,且术中手术器械的虚拟针影与病变图像可同时显示于同一幅图像,并实时观察手术器械与靶区病灶位置关系的动态变化。CT及MRI显示的“冰球”可直接区分消融区域与肿瘤边界。超声受肺部气体及肋骨影响,很难获得清晰图像,故不推荐超声引导。1.3冷冻设备临床治疗肺癌的冷冻消融设备有常温高压气体媒介(氩氦刀)及液体媒介(液氮冷冻设备)。1.4冷冻探针不同冷冻消融设备生产厂家的冷冻探针型号规格也不同。常用冷冻探针直径有1.47mm、1.7mm、2.0mm及3.0mm。使用不同规格的冷冻探针,术中所形成的“冰球”大小不一。探针直径越小形成的“冰球”越小,组织损伤越轻,反之亦然。部分直径较大的冷冻探针内置温差电偶,可实时监测冷冻区域中心的温度。1.5冷冻温度“冰球”表面温度为0℃,并不能引起细胞死亡,而冷冻致死性温度为-40℃以下,此温度一般存在于距离“冰球”表面1.0cm以下的区域,因此“冰球”涵盖肿1.0cm以上才具有冷冻消融治疗意义。随着冷冻温度降低,冷冻消融范围不断扩大,冷冻探针饱和冷冻温度最低可达-140℃~-160℃,但过度低温易导致局部组织过度毁损、结构破坏甚至空洞形成。1.6冷冻参数由于冷冻探针设计的固有特性,在氩气标准压力下冷冻10min达到“冰球”最大形态,冷冻时间超过15min“冰球”不再增大。对肺肿瘤的冷冻消融一般以10min为宜。冷冻时多采用二次循环冷冻方式,即冷冻10min、复温3min、再冷10min、再复温3min,此治疗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还需在影像学监测下观察“冰球”涵盖病灶的情况及其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以适当增加或减少冷冻时间。1.7输出功率随着输出功率降低,形成的“冰球”趋于减小。当氩气输出功率为100%时,输出的高压氩气可在30~60s达到-140℃左右,多针组合冷冻时,可通过改变某些冷冻探针的功率控制“冰球”形态,如降低邻近重要结构冷冻探针的输出功率,以避免损伤相应器官。1.8多针组合目前多采用17G冷冻探针按照一定间距穿刺排列进行多针组合冷冻消融。采用多针穿刺几何布针,并通过调整探针功率进行“差时”冷冻,可达到适形冷冻,使消融靶区更贴合病灶形态。采用多针同时冷冻效率更高,“冰球”内温度分布更均匀,细胞死亡率更高。多针组合冷冻消融适用于大病灶和不规则病灶。二肺癌冷冻消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①Ⅰ、Ⅱ期和部分Ⅲa期(T3N1M0、T12N2M0)的非小细胞肺癌和局限期小细胞肺癌(T1-2N0-1M0),或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经全身治疗控制良好,局部原发病灶仍然存活;②全身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