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货币概述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作用一、货币与现代经济生活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世界各国,不论其政治、经济制度如何不同,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机关、团体与组织,几乎天天都要与货币打交道。二、货币的起源(一)唯心论解释:货币名目论(二)货币的真正起源:货币因何、如何、凭何产生1、货币因何产生,即货币产生的起源何在2、货币如何产生,即货币产生的过程3、货币凭何产生,即货币产生的条件或特殊性三、货币的定义及本质(一)货币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涵义(二)货币的理论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在西方经济学中,现代货币的定义一般表述为: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货币。四、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五、货币的发展与类型第二节货币的计量一、货币化的产生与发展所谓货币化,指货币工具或符号的日益增加,即信用工具的货币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流通中的信用工具和金融资产越来越多。二、货币层次的划分(一)M。,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二)M1,即狭义货币。它等于现金加上活期存款之和。(三)M2,即广义货币。它是由狭义货币加准货币构成的。三、我国货币供应的结构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四、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第三节货币制度一、本位货币与货币的本位制度(一)本位货币(二)货币的本位制度二、货币制度类型的理论划分(一)金属本位制(二)纸币本位制三、货币制度的演变路径在货币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演变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银本位制→金银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四、跨国货币制度及其对传统货币制度的挑战五、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是一种纸币;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的原则;我国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第二章信用与金融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二、信用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一)信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二)信用的经济学定义(三)信用的构成要素三、信用的历史演变(一)信用产生的原因(二)信用的发展过程(三)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高利贷信用(四)资本主义社会的信用(五)社会主义信用四、信用的作用第二节信用的主要形式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形式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分期预付定金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形式。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三、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国家作为为债务人的借贷活动,其实质是国家举债。四、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形态或货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二、民间信用民间信用,亦称“民间借贷”,或个人信用。西方国家指相对于国家之外的一切信用,包括商业银行信用。三、国际信用国际信用,亦称“国际信贷”,它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具体是指不同国家的政府部门、银行、企业、团体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第三节金融体系一、金融体系的一般概念金融,一般是指金融资产的融通,也可以说是与金融资产流通和信用有关的各种活动。严格地讲,金融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资产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具体地讲,金融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其内容包括金融关系、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等一切与金融资产信用相关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二、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也称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其中,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直接融资的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三、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信用关系,从而成为金融机构的债权人或债务人。银行信用是最典型的间接融资。第三章金融市场概述第一节金融市场概念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