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猫巷****婉慧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柳先生传》教案精编.docx

《五柳先生传》教案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柳先生传》教案《五柳先生传》教案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五柳先生传》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悟主人公性格志趣和安贫乐道的精神。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3、学习抓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的写人方法。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陶渊明的思想性格。2、积累字词,理解内容。教学难点:1、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2、“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理解。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朗读和整体把握。第二课时翻译及字词。一、导入:李白诗云“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同学们可知诗句中写的人是谁?彭泽令,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色怡人,远离战争,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五柳先生传》,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1、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曾经做过彭泽令,东晋文学家。2、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共五首,《桃花源记》三、检查预习情况1、读音辄zhé尽短褐hè黔qián娄曾zēng不箪dān瓢俦chóu衔觞shāng2、朗读检查。齐声读,老师正音。四、朗读训练。1、自读,从节奏,语速,语调,读音等方面训练,读出感情。2、指名读书,其他人听后评议(2~3人)。3、老师范读,听并用划出节奏。师教读。4、齐声读。五、解读志趣先生无名无姓,不知哪里人,得号缘由:“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以柳树为号,柳之扶风正如隐士的'高洁飘逸,先生又有哪些志趣呢?1、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2、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3、志趣(三大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饮酒---------“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率真放达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自得其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足见一斑。4、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但是他“晏如也”---------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5、“赞”语中哪句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并谈谈你的看法。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6、写作特点: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篇眼目(共九个)六、作业设计1、读注释,自主翻译。(为第二课时准备)2、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五柳先生传性格不慕荣利好读书志趣性嗜酒率真放达著文章生活环堵萧然安贫乐道八、教后反思《五柳先生传》教案2一导入各位同学,假使我们现在都变成了鸟,有两种生活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做寓居于鸟笼的金丝雀,衣食无忧,冷暖不愁,但要察言观色、强言欢笑;一是做翱翔于天际的鸿雁,任意东西,自由往来,但要忍饥挨饿,经历风雨。你会选择哪种生活呢?请说明理由。(指名回答)的确,当物质和自由两者不可兼得之时,大多数人会难以抉择。而真正崇尚自由的人,则会毅然摒弃物质,选择自由。即使忍受物质的匮乏,也要固守精神世界的纯净和独立。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所写的一篇自传,一同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高洁的精神气质。二初读全文1.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从中可看出五柳先生具有怎样的品性?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衣------短褐穿结如安贫乐道食------箪瓢屡空也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喝酒------性嗜酒,期在必醉率真自然著文------常著文,娱己示志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4.齐读全文。三拓展提升1.阅读诗作,分析作者于诗中所抒发的情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认识?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③]。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