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期末教学总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高中英语教学本人自2008年毕业以来,从教已经两年了!然而在这短短的两年里,本人体会颇深---当今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好心理学,懂得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剖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和学生心理上的沟通来慢慢的感化和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另外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是教师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砝码。刚毕业后的第一学期在洪湖市万全镇中岭中学担任七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岭中学地处远离闹市的乡村,周边没有网吧,没有游戏机室,没有大型的超市。该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周边的农村,学生本身比较纯朴,再加上没有网吧、游戏室、大超市的诱惑,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另外来自乡村的学生有股“寒门出贵子”的读书劲,学习十分地刻苦,他们性格一般比较腼腆胆小,对老师也很尊重、畏惧。因此在那所学校教书感觉还蛮轻松地。当我第二学期刚刚来到登峰学校时,我还满怀信心--“一定能够搞定这群学生”、“让他们拜倒在我的讲台下”。2009年秋季主管教学的郭校长让我带了两个高一班,一(5)班和一(6)班。这两个班是高一年级的最后两个班,这两个班的低分生相对而言比较多,中考分数350分以上的屈指可数。刚开学的一两个月里,这群学生还比较“老实本分”,上课时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英语练习。当时我还暗自庆幸:这群学生还不错,还比较让我省心。可是好景不长,开学的第三个月后让我信心扫地,可能是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让学生足够地了解了我的弱点,也可能是我的教学还不够到位,“无法彻底地征服他们”。他们开始本性暴露----上课讲小话、玩手机、看闲书、吃东西等等,这样的课堂着实让我“大开眼界”。面对这样糟糕的课堂纪律,我开始对学生大发雷霆。刚开始的“大发雷霆”确实奏效了,一节课发一次脾气可以让我安安静静地上一节课。可是时间一长,学生对我的“大发雷霆”已经形成抗体了。这一招对于他们已经失效了,不仅如此,他们对我还心存反感厌恶,以至于在学校对老师的问卷调查中向学校领导“上诉”我的“坏脾气”。面对自己这么被动的师生关系,我曾今黯然伤神过。黯然伤神之余我也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认真仔细地了解了这群学生的真实状况。古人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我来说,要打好“教学这场仗”,得全面深入地了解本班学生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群特殊的高中生,他们大部分是线下生,各科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缺乏浓烈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英语,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彻底的失败;他们大多数是留守青少年----爸妈在外地打工或工作,家里通常只有爷爷奶奶,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性格也比较叛逆,是典型的“标榜个性”的90后。怎样缓和师生关系,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纳我,是我必须解决的第一步!马斯渃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归纳为七个基本层次,分别是:1)生理需要(维持生存和延续种族的需要,如食物、水分、氧气、排泄、睡眠等);2)安全需要(希求保护和免遭威胁的需要,如生命、财产、职业的安全);3)归属与爱的需要(被他人和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含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5)求知的需要(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行为完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任务,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马斯渃需要层次论图示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成长需要基本需要马斯渃认为只有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针对我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状况。虽然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差劲,但是作为老师还是应该首先尊重他们,而不是在课堂上大发雷霆、责骂他们。只有当基本需要里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人类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包括“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开始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辅导成绩比较好、爱学习的同学,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另外积极地和那些英语基础差、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上课调皮捣蛋、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通过聊天的形式去了解他们、教育他们。高一(5)班有位名叫邵泽涛的体育生,之前上我的英语课总是玩手机、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讲话。一堂课我叮嘱他好几次不要讲话,也无济于事。对他发脾气,更招致他的反感甚至厌恶。对于他这类的学生我真是黔驴技穷、毫无对策,伤透了脑筋。后来在几次晚自习和他聊天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学生还蛮有良心的,应该可以慢慢地转变他。和他聊起家人,他感触挺深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