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前言任何产品分析都和市场密切相关,分析产品就需要一定程度分析市场;大多数的产品分析都是主观和片面的,这个概要也是。这是因为市场的概念已经是混合概念,有全面知识的专家极少。产品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前者依赖经济学水平,后者依赖统计学。经济学是混合科学,无法计量也无绝对,而且无法提供实验数据,所以经过严格定量分析的产品往往和现实差距甚远。有现实价值的产品分析不是试图找出一个好的产品或找出一个新市场,而是找出市场对手的优劣,对比自身的实力,权衡取舍。开发产品依赖定性分析,先有发现需求的人,才有市场交易,所以严格意义的新产品极少,失败的新产品也极多。理智的产品开发策略不是推出全新的产品,而是对现有参考价值的成功产品进行改良,由量变而质变。没有好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带来收入的产品,所以改良产品同时需要改良市场营销的环节。站在一个新设公司看问题的角度,与已经运营的公司不相同。这个产品分析概要主要站在定性上看待问题,因为定性错了,定量就毫无意义。?一、几个重要的观点看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一致,分析才有实际价值。1、市场:市场一般被理解成为商品的交换场所,而现今的市场概念早已超越了这个有形的概念,它已经是包括了场所、规则、法律、人文习惯、行为心理的混合概念,变得难以掌握也难以清晰的界定。但是,市场主体间的关系是永恒不变的,这是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正如财产保险市场,被保险人、保险人、中介人是最基本的构成市场的三个主体,尊重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衡好三方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懂得市场。现阶段的保险市场处于一个混乱发展的阶段,只有对市场主体之间利益把握的比较好的公司,他的产品或者整体业务的发展才能在同业中处于良好的地位。不妨举例:(1)、车贷险市场,由于争抢新兴业务领域,保险人无视自身的风险,不断放松风险控制,把银行(中介人、投保人)和客户(被保险人)的利益置于自身无法控制的地位,表面上业务规模很快壮大,实际上忘记了保险人的业务每一笔都是负债、都是风险,到底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风险管控能力?市场主体利益最重要的经营者一环被牺牲掉,没有管控能力的业务将新兴市场推入亏损的境地。终于换来整个市场死亡。(2)、家财险,历经20余年,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鸡肋地位,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产品越来越多,性价比越来越高。但业务规模一直无法扩大。原因在于,发展这类分散型业务必须依赖中介人,保险人却没有积极推动中介人的销售意愿,忽视了中介人的利益。市场中介人积极性严重不足,如何能发展?(3)、汽车保险,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约70%的重要分散性市场,亏损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争夺市场收入,不断压价竞争,支付高额的中介人费用,不惜牺牲被保险人利益。这时候,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处于双输的境地,慢慢的中介人只能通过折让自己的手续费争夺客户,实际净费率不断下降。最终市场三方全输。按照保监会的统计数字,这两年企业财产保险市场获得的业务增长的同时,费率水平却不断下降,一些重要区域省市(例如广州深圳北京),费率水平比全国水平要低30%!事实上,除却美亚保险,很难举出一个公认有一定市场影响力而三方关系调控得比较好的公司。如果按照新颁布统一的责任准备金提取标准,90%以上的公司处于微利和实际亏损境地。他们有的仅仅是现金流而已。三个主体中保险人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主动和恰当的调整三方关系的最终受益者始终是保险人。2、规模和效益的关系:很多保险人认为:不是我不想赚取利润,而是我不把规模做大,就无法用费用养活下面的分支机构,也无法换取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公司最终也就无法发展;目前市场已经是恶性竞争的态势,获得规模的最有效武器就是价格竞争,我只能跟随,所以只有先取规模后求效益。这种说法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和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这事实上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保险公司一定有机会在某一个时点赚取足够的利润弥补以前的欠账。其实金融行业都具有一个风险成本的问题,保险和银行、证券、投资公司经营的都是风险,只是风险的类型不同而已。按照国际标准,如果不采用不良资产剥离这个延缓机制,中国的银行、证券、投资公司绝大部分已经破产。这些行业的盛衰周期大约都是10--15年,90年前后是这些行业开始真正发展的起始年份,投资公司用了不到10年时间走到了行业的最低谷,证券公司92年开始真正发展,到现在问题全面暴露用了大约13年,银行业由88年开始真正发展,计算不良资产最高峰的2003年四大专业行也全部破产。保险业1994年开始真正发展,至今11年,计算责任准备金亏损冲减资本金的话,三大人寿险公司经已倒闭。可以断言,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经营主体越来越多,这样的周期将会越来越短。产生规模和效益烦恼的全部是实际资本投入不足以支持公司发展需要的公司。因为规模和效益问题的核心是费用,既要发展又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