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GENJKFTB科常规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美术学GENJKFTB科常规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

小学美术学GENJKFTB科常规教学工作指导意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低价购买卖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QQ174788632旺旺whx0910怎么增加百度文库财富值怎样增加如何增加增加百度财富值如何快速增加百度文库增加财富值专业的爱问共享资料积分销售团队HYPERLINK"http://whx0910.taobao.com"http://whx0910.taobao.com或者HYPERLINK"http://shop60806855.taobao.com"http://shop60806855.taobao.com小学美术学科常规教学工作指导意见(试行)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有关精神,为进一步推进大兴区小学美术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提高我区小学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实效,切实上好每一节课。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基本要求是:1.学习课标认真学习和研究《美术课程标准》,充分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整体设计思路和应达成的总目标,明确四个领域在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了解各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建议。2.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全套小学美术教材的知识结构,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具体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全部教学内容、掌握“双基”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德育因素,灵活运用教材。3.了解学生要做到全面、深入。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实际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以及需要、兴趣、动机等,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4.制定学期教学进度在开学前制定出学期教学进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5.编写教案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教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课题、课时、课业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要求、板书设计、课后小结与反思等。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二、上课课堂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形式。其基本要求是:1.课前准备充分教师要准备好示范作品、教学范画、演示工具及材料、多媒体等,布置好美术教室并要求学生准备好美术学具。2.教学目标落实教师要依据教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课堂结构合理教师组织教学要善于处理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与过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应变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方法。4.教学方法得当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业,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宽松、和谐、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大胆进行艺术创作。加强教学示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5.学科特点突出要体现科学性、审美性、直观性、趣味性等原则。6.课堂教学规范讲授的知识、概念,必须准确无误;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应准确、简练,说普通话;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工整,教学有序,正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三、作业与辅导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作业,要针对学生差异,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加强对作业的批改和教学的及时反馈,作业的批改方式要灵活。1.作业的布置作业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分层,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难易要适度,使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学习到一定的技能与技巧。2.作业的批改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批改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注意总结优缺点,及时讲评,并收集和保存各类典型作业,供今后教学参考或展示。3.根据学生情况和不同课业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既要照顾全体,又要因材施教,辅导的方法要灵活多变,辅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四、检测与评价美术课的教学评价是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检测与评价来反馈和促进教学,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1.评价的内容包括: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和激励作用。2.评价的方式可采用多种形式,师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